第399集:陶俑的衣角

“姑娘,你这舞跳得真好看。”保洁阿姨拖完地,站在不远处笑着说,“跟这俑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小苏停下动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阿姨,我在学它的动作呢。”

“难怪呢,”阿姨走近了些,指着陶俑说,“我天天在这拖地,看这俑看了好几年,总觉得它要动起来似的。今天看你一跳,倒真像它活了。”阿姨顿了顿,又说,“前阵子有个老教授来,说这俑是从西安出土的,当年陪葬的墓里,还有好多乐器俑呢,说不定当年啊,它就是跟着音乐跳舞的。”

小苏心里一动。她之前查资料时,看到过唐代墓葬中常有乐舞俑群,有的吹笛,有的弹琵琶,有的起舞,像是把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乐,永远留在了地下。眼前这尊陶俑,会不会也有过一起跳舞的“伙伴”?它当年旋转时,身边是不是也有清脆的乐声?那些乐手俑,会不会正看着它的裙摆飞扬,手指在乐器上飞快地跳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又一次旋身,这次跳得更投入了。心里的音乐不再是她自己编的那段,而是多了些鼓点和笛音,像从千年之前传过来的。她的裙摆一次次掠过地面,影子在墙上与陶俑的影子重叠、分离,又重叠。有那么一瞬间,她好像真的听到了琵琶声,看到了烛火摇曳的宫殿,看到了和她穿着一样襦裙的舞者,正和她一起旋转,裙摆飞起来,像两朵并蒂的花。

不知跳了多久,她停下来时,才发现展厅里多了几个人。有个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指着她和陶俑的影子,小声说:“妈妈,你看,姐姐和俑俑在跳舞。”

妈妈笑着点头:“是呀,这就是文物的魔力呀,能让我们和很久以前的人,有一样的快乐。”

小苏看着小女孩亮晶晶的眼睛,忽然明白了老师说的“魂”是什么。不是动作的标准,不是技巧的娴熟,而是把自己放进历史里,去感受那些早已消失的温度——唐代舞者旋转时的快乐,工匠雕刻陶俑时的用心,还有千年来,无数像她一样,被这尊陶俑打动的人的心意。

夕阳慢慢沉了下去,展厅里的光线柔和下来,陶俑的影子被拉得更长,小苏的影子也跟着变长。她最后看了一眼陶俑,对着它轻轻鞠了一躬,像在和一位跨越千年的舞伴告别。

走出博物馆时,晚风拂过她的裙摆,又一次扬起那个熟悉的弧度。她抬头看了看天边的晚霞,红得像唐代壁画里的霞光。她想,下次排练《唐宫夜宴》时,她要把今天的感觉加进去,让舞台上的裙摆,也能飞出千年之前的那道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