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待时而动

阙宋 关山可越丶 1232 字 3个月前

但更是徽宗赵佶沉溺其中的奢华享乐,是整个大宋肌体上正在溃烂的毒疮。

此去,名为缉拿钦犯。

实则是要以一己之力,撬动这足以倾覆王朝的巨石!

铜符在手,他可节制江南诸路的兵马。

这权力滔天,却也极为烫手。

如果用得好,是披荆斩棘的利刃。

倘若用得不好,便是授人以柄、引火烧身的催命符。

蔡京那老狐狸在殿上的突然沉默,绝非认输之举。

而是,在积蓄更阴狠的反扑。

等他到达江南之地,恐怕早已布下天罗地网,等着他这位少年亲王一头撞进去。

而王渊、宗泽、韩世忠……

这三人是眼下,他从历史尘埃中挑拣出的砥柱之材。

也是他对抗这滔天巨浪的舟楫。

至于,那大名鼎鼎的岳武穆,现在远未到出场的时机。

然而,此刻的他们,尚未经历未来的血火淬炼。

王渊是否甘愿听命于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皇子?

宗泽那耿介刚直的性子,能否在复杂的江南官场周旋而不被折断?

韩世忠这匹尚未驯服的烈马,又能否在关键时刻,成为那把刺向敌人心脏的尖刀?

这一切,犹未可知。

但赵桓有信心,能让他们真的归心。

江南之地,风险无处不在。

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然而,赵桓的眼神却越发沉静,甚至透出一种近乎冷酷的清明。

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汴京的繁华之下是朽木,江南的富庶背后是脓血。

若不趁此机会,借大宋官家这难得清醒的一瞬,赋予的权柄,斩断毒瘤,培植根基。

待到金人的铁蹄踏破黄河,一切都将灰飞烟灭。

他伸出手,拿起那管沉甸甸的紫毫笔。

饱蘸浓墨,悬腕于雪白的宣纸之上。

墨滴悬垂,欲坠未坠。

笔锋落下,却不是书写奏章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