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回报吗?

就像纪元所言,学校组织的“线下观影”活动对票房起到了向上的反哺作用。

在电影上映第16天的时候,这部电影票房成功突破50亿大关,从第二周开始,每天观影人次都超过200万。

此时,《钢三连》在票房上的表现在整个上映影片中都是极为突出的,它的票房占比已经攀升至80%以上,排片占比依然稳定在55%,这无疑是一组非常亮眼的高位数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一主演,同期上映的《父辈》。

《父辈》在第一周取得了11.61亿的高票房成绩,然而到了第二周,票房只增长了2.6亿。

与《钢三连》相比,两者的票房差距现在已经拉开了3.5倍!

截止到第16天的票房数据显示,《钢三连》这部投资6.5亿的电影,虽然从纸面数据来看回报率仅为2.57%,看似并不高。

但实际上,它可以分账的票房占比是39.25%,也就是说分账部分就有19.71亿。

目前,在扣除制作成本和宣发费用之后,净利润已经高达13.21亿。

更何况,影片的版权密钥还未结束,即便后续密钥到期,还有版权销售、海外发行以及流媒体平台收益等渠道,届时总收入势必还会进一步增加。

顾胤所在的华英公司,尽管在这部电影的投资中只占7%的比例,但就目前的数据而言,他们投资分红的回报率已经达到了2倍,收益也处于九千万的区间。

按照当下的片方分成占比来推算,等到整个密钥期结束,《钢三连》的分成成绩再翻一番并非难事。

华英的老总看着最新的票房成绩,心情格外愉悦。

顾胤简直就是他们公司的“招财猫”,投资他出演的电影,不仅不用担心收不回成本,还能获得成倍的收益,实在是太划算了。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商也将目光聚焦到了顾胤身上。

大家都明白,《钢三连》的成功不能归功艺人,它的成功离不开电影本身的质量、题材的选择以及上映的时机等诸多不可或缺的因素。

但不可否认的是,顾胤在这部电影的成功中起到了直接且关键的作用。

排片占比在电影票房表现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电影初期具有很强的主导性。

《钢三连》影片预售票房突破3.6亿,创下了预售票房记录,这一成绩,可以说很直接的告诉院线,它们能奠定市场。

事实也是如此,高预售数据促使影院增加排片,这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钢三连》最初为什么能获得高排片,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顾胤庞大的粉丝基础。

粉丝经济成为了这部电影票房的核心驱动力,粉丝们为电影票房打下了基础,直接拉动了初期票房。

此外,得益于的不止粉丝经济,还有前期宣传,作为新生代顶流,顾胤自带话题热度。

他的每个热搜话题平均阅读量都超过亿次,这也是保证了电影初期的高排片的因素之一,话题营造出了市场热度,也吸引了更多观众购票观影,间接推动了票房的增长。

可以说,《钢三连》的成功是排片策略、流量效应、预售热度、制作实力、题材红利等多维度协同作用的结果。

从各项数据来看,顾胤在《钢三连》成功中所占的权重十分明显,他的个人票房号召力,也将成为他在影视圈价值的最好佐证。

毕竟,谁不想拥有一位在电影票房上能发挥巨大作用的主演呢?

而当第三周、第四周的票房数据出炉时—— 就连经验丰富的发行方都忍不住惊叹!

怎么顾胤出演的电影,就能创造新的票房记录!

《钢三连》自9月30日全国公映以来,第一周直接斩获了33.22亿的票房,第二周也有14.98亿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