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看多了娱乐圈那些你来我往的打法,我们家最擅长一击毙命

顾胤指尖轻轻敲击着手机,询问道:“所以,公司是和他那边有合作了?”

“对,他们公司要他转型了。我们公司接下来要拍的《人间有真情》里给他留了个角色,他公司那两部古装轻喜剧的资源,也有我们公司的人参演。”

顾胤瞬间明白了常虹的言外之意——姜晏确实会参演,但不是男主角,而华英借着这个合作,从一杰影视拿到那两部轻喜剧的资源给新人镀金。

俊辉却满脸诧异:“他古装不是挺火的吗?我还记得他在《逍遥传》里的少年侠客,多经典啊,怎么突然要转型了?”

“早转型才能掌握主动权,风险也可控。他现在有流量打底,试错成本高;等再过两年,要么被古偶赛道困住,要么转型时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古偶剧的造星能力,早就大不如前。”

“阿胤说得对。”常虹接过话头,“俊辉你也觉得姜晏最出圈的角色还是三年前《逍遥传》的侠客。就只能说明一件事,他这两年的剧虽然播放量好看,但下沉市场的反馈一直在掉。

如果是我,我会建议他先试试都市剧或悬疑剧,可他团队偏要一步到位。”

在她看来,姜晏的步子迈得太急了,不是说流量明星不能碰正剧,而是他缺乏沉淀。

《人间有真情》里那个乡村教师的角色,乡土叙事的可信度一旦被质疑,第一个被拿出来挡刀的,一定是他。

但有个顾胤作为国内偶像转型最为成功的例子在,外人看到的就是被正剧、主旋律优待后的好处。

在这种商业价值驱动下,谁又不想效仿呢。

俊辉叹了口气,“这样说,他这一步不是走错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胤靠向椅背,目光落在窗外,“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事。”

“还是咱们公司好,阿胤的事自己说了算!”俊辉乐呵呵地说。

顾胤闻言挑眉,唇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没接话。

常虹却笑着摇头:“你当这是天上掉馅饼?只有自己足够强大,别人才会对你和颜悦色。所有稳定的关系本质上都是一场公平交易——你能提供业务价值,我自然愿意合作共赢。价值对等,才能长久。”

这话听着功利,却道尽了圈内生存法则。

但实际上它才是人际关系的根基,在于双方价值的匹配度和平衡度。

俊辉似懂非懂地点头:“那倒是,我们阿胤做什么都厉害!”

常虹看着他一脸我孩子真厉害的样子,无奈地扶额。

顾胤却低笑出声:“承蒙夸奖。”

“行了,说正事。”常虹迅速切换回工作状态,“姜晏这次只是飞行嘉宾,你没意见吧?”

“没意见。”顾胤语气坦然,“我们在选秀里还是室友,一直也就没什么矛盾。”

事实的确如此。

姜晏从出道起就目标明确——不打算走唱跳路线,未来会专攻影视圈。就目前来看,现在和电影圈的顾胤也没有资源冲突。

更重要的是,姜晏很聪明,他是个审时度势,懂得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选择的人。

至于说粉丝之间完全没有矛盾,那肯定不现实,只不过大规模的撕逼大战倒是没发生过。

先不说两边发展的路线本就不同,单论粉丝战斗力,虽说都是流量粉圈,但实力可不是能一概而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