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灯塔国又作妖了

南海的会议室里。

全息投影正播放着国际空间站的实时画面,龙国航天员的返回舱刚脱离对接,舱体上的国旗在地球弧光下格外刺眼。

大长老捏着遥控器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突然按下暂停键,画面定格在灯塔国宇航员锁死舱门的瞬间。

“欺人太甚!”

钱老的拐杖重重砸在地板上,红木杖头磕出浅坑,道:“1971年我们求着看一眼他们的航天飞机,被拒之门外;现在他们占着我们参与研发的舱段,说赶人就赶人!”

老人胸口剧烈起伏,老花镜滑到鼻尖,气愤道:“这不是航天员的事,是当着全世界的面,扇我们的脸!”

于老推了推眼镜,指尖在空间站结构图上划过:“他们算准了我们没有自主空间站,才敢如此嚣张。国际空间站的生命维持系统有 37%的技术专利在我们手里,可现在……”

他突然停住,目光转向许阳,道:“可控核聚变的小型化装置,能提前上日程吗?太空电站是绕不开的坎。”

林素月的平板电脑上,长征九号的设计图正闪烁着红色警告。

她深吸一口气:“火箭的大推力发动机刚通过热试车,但回收复用技术还在调试。如果现在启动空间站计划,至少需要三年——这三年里,我们的航天员只能‘流浪’在近地轨道。”

“等不起!”

齐正文猛地站起来,军绿色的常服袖口绷得笔直,道:“南海的岛礁监测需要高轨卫星,这些数据以前靠国际空间站共享,现在断了供应,等于瞎了一只眼。”

他指向屏幕上的航天员返回舱,道:“他们不仅赶人,还扣了我们的水稻育种样本——那是太空粮食安全的关键数据!”

张倩倩突然举手,声音带着年轻工程师的急切道:“我有个方案!把现有天宫二号的舱段改造升级,先实现三人短期驻留,同时加速长征九号的回收测试。许总师团队的高温材料如果能用在舱体隔热层,我们能省至少半年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瑾立刻接上道:“材料没问题!我们新研发的碳化硅涂层,耐受温度比国际空间站用的高 200℃,重量还轻 30%。上周刚在‘龙骧号’上通过测试,直接移植到空间站舱体就行。”

许阳一直没说话,此刻突然调出核聚变装置的结构图道:“灯塔国不让我们留在国际空间站,那我们就自己建太空核电站,让他们的空间站以后来求我们输电!”

林素月道:“建立自主空间站——火箭运载能力是关键”。

大长老看着围坐的科研团队,目光扫过许阳、钱老、于老,还有航天领域的骨干林素月、张倩倩、刘瑾,语气凝重却带着决心道:

“灯塔国把我们的航天员从空间站赶出来,看似是羞辱,实则提醒我们——核心技术攥在别人手里,就永远要看脸色。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空间站,但第一步,是解决火箭的‘心脏’问题。”

钱老的拐杖在地板上敲了敲,老人翻开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夹着五十年前的火箭发动机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