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临华殿内剑影交锋,谿汕湖旁金风悟道

玉阙芳华录 凉烟君 1689 字 1个月前

待回到璟元宫,松菊扶着淑妃进了去,才又言道:“娘娘也不必过分担忧。您近来多去崇政殿看看皇上,在皇上面前表现得柔顺些,想来皇上也不会多加怪罪。娘娘记着,您是镇北将军之女,要说朝中文当海相,武,便属令将了。只要将军府一日不倒,如若不是什么大事,皇上就不会为难娘娘。况且娘娘别忘了,您膝下的二皇子是皇上登基以来的第一个皇子,将来可是有望承袭储君之位的。”

听到这里,淑妃不禁叹了口气:“要说这宥儿,都三岁了,口齿还不清楚。皇上问话时总是反应迟钝,每每惹得皇上不快,本宫真是心急如焚。当年本宫为了抢在贺兰氏之前生下孩子,服用了催产的药物,莫不是因此,才使得宥儿变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松菊给她卸下钗环,一面又替她宽心:“娘娘别多想。殿下还小呢,反应慢些没什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呢。等殿下再大些,有了夫子相教,定是会越来也好。唐福宫的那位公主,再聪明伶俐又能如何?左不过也是要外嫁的,万比不上我们殿下。”

服侍淑妃睡下后,松菊轻轻关上房门,走了出来。见门口梅纨倚在栏上昏昏欲睡,低声呵斥道:“小蹄子要死了?给娘娘守夜还敢昏睡!夜里娘娘唤人,你能听到吗?”

梅纨被吓得一激灵,揉了揉眼:“我一时太困了,没禁住。”

松菊瞪眉:“今儿可巧是被我逮着了,没逮着的还不知有多少次呢。改日若我回了娘娘,有你好果子吃!仔细着些,万不可再昏睡了!”

夜色渐深,唐福宫中点上了灯火。烛火的红影淡淡映在殿内屏风上,迎着月光,自有一段更阑人静。

“娘娘前些日子还与玥美人那般较好,怎得今日却不言语?”晚间,绮药给意贵妃卸了残妆,忍不住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镜前女子凤眸微合:“宋氏既于宫宴上御前献舞,她不甘做那等平庸之辈便已了之于众。既有此心,亦需有应对之策。否则,在这龙潭虎穴之中,只会被生吞活剥。”烛影摇曳,透过屏风映照在她的脸上,晦暗不明。

绮药心下一惴(zhuì),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又听得意贵妃道:“昔年尧欲启用舜,却足足等了三年,你可知为何?”

绮药摇头:“奴婢不知。”

“绮药,你该长进些了。今日之事,云夏能明白本宫的心思,你却不能。”意贵妃轻叹。

从临华殿出来后,见月色皎皎,宋湘宁便不想立即回去。本想和许宝仪一同去往临华殿后的谿汕湖走走,但想到许宝仪风寒才愈,恐又受了寒气,便也罢了。于是自去了湖边。

玉轮如镜,月色清凉,柔柔地洒在湖面上,泛出粼粼的波光。树影婆娑,秋风乍起,流萤曼舞,草木摇曳。美人裙摆轻轻飘起,与湖边之景自成一画。

宋湘宁和兰若漫步在湖边,兰若本想将手里的提灯点着,却被宋湘宁制止:“月色如纱,静夜朦胧,正是美时。若是点灯,反倒误了此景。”兰若听了应是。

忽而她又惋惜道:“绍京到底比衢江冷些,中秋才至,湖里的荷花便已谢了。如今已看不到,甚是可惜。”

兰若闻言笑道:“也不尽然,湖中荷叶尚在,等到雨天时,那‘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也是极美的。”

宋湘宁也笑了笑:“你说的也是,倒是我矫情了。”

兰若听此舒了口气。宋湘宁不觉问道:“怎么,是怕我像易安居士一样伤春悲秋起来了?”

“美人多虑了。奴婢只是怕美人如此尽心,今晚却也没能留住皇上,心里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