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雷达呢?基地的主阵列能否接收到远距离跃迁可能产生的涟漪?”
赢昱不甘心地追问,试图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也许它进行了一次超远距离的跳跃,只是产生的信号过于微弱?
“距离目标消失点过远,基地主引力波干涉阵列的有效精度范围无法完全覆盖该区域。
‘利剑’自身搭载的辅助引力波探测器灵敏度有限,目前未接收到任何超出宇宙背景噪声的可辨识结构化信号。”
玄女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断绝了最后的希望。
沉重的沉默,如同实质的浓雾,在狭小的“基石”安全舱内蔓延开来。
只有脚下聚变引擎低沉而稳定的运行声,以及生命维持系统循环液体的细微嘶嘶声,提醒着赢昱他还处于现实之中,而非一场荒诞的梦境。
他缓缓向后靠在贴合脊背的座椅上,眉头紧锁,双手无意识地握紧了座椅的扶手,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的意识高速运转,反复回放、慢速分析着目标从出现到消失前最后几秒钟内,所有传感器捕捉到的、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异常数据碎片。
那种精心的、针对太阳系观测弱点的航线规划,那种近乎完美的多波段隐匿能力,最后是这种匪夷所思、干净利落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消失方式……
这一切线索都指向一个几乎确定的结论:这个飞行器背后所代表的文明,其科技水平,恐怕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前人类文明的认知极限,甚至可能……
也超出了“前哨-7”基地和“母星计划”所隐藏的最高科技水平。
它究竟是什么?是探测器?是侦察舰?还是某种……无法理解的存在?
它来自何方?是银河系内的某个古老文明?还是更遥远的河外星空?它潜入太阳系的核心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观察?是为了资源?还是有着更深远、更危险的图谋?
它最后的消失,是意味着已经离开了太阳系,还是进入了一种当前人类科技完全无法探测的“状态”,依旧潜伏在附近的某个维度或空间褶皱中,冷冷地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无数个沉重如星球的问号,在赢昱的脑海中疯狂盘旋、碰撞,却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依托的答案。
已知的物理规律和战术手册,在这绝对的未知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玄女,”
良久,赢昱深吸了一口舱内经过循环的、带着微凉臭氧味的空气,用尽可能平稳的意念下达命令,
“将此次接触事件的所有原始数据,包括所有观测节点最后捕捉到的异常能量频闪的完整波形图、所有环境参数记录、以及‘基石’系统对此事件的所有推演日志,全部设定为最高加密等级,直接封存至‘基石’系统核心数据库最深处。访问权限锁定……仅限于李擎风执行官及以上级别,或者由‘基石’核心AI判定符合特定危机协议时方可解锁。”
“指令已执行。所有相关数据已加密封存,访问权限隔离完成。”
玄女迅速回应,她的声音恢复了绝对的冷静,但赢昱似乎能感觉到,在那冰冷的电子音之下,某种更复杂的运算正在持续进行。
“基于此次事件的高度异常性及潜在威胁等级,建议‘利剑’编队保持二级警戒状态,在当前位置及周边扩展空域继续执行被动监测任务,持续时间为二十四标准小时。
同时,收集该区域更长时间的宇宙背景辐射及引力场基线数据,以排除任何因极端小概率的观测设备系统性误差或未知自然现象导致误判的可能性。”
“同意执行延长监测方案。”
赢昱操控着“利剑”,使其从攻击姿态转为更节省能量、更具隐蔽性的悬浮待机模式,如同宇宙深海中一块随波逐流的、毫不起眼的暗色礁石。
他的目光透过复合材质的高强度观测窗,投向那片刚刚吞噬了巨大谜团的、深邃得令人心悸的黑暗虚空。
心中原有的那种驾驭“利剑”、初步掌控超越性力量的自信与兴奋,此刻已被一种对广袤宇宙和其深不可测奥秘的、前所未有的深深敬畏所取代。
人类的脚步,或许自以为已经迈出了摇篮,踏入了深空,甚至在太阳系边缘建立了前哨。
但今天这短暂而诡异的接触表明,在更广阔、更黑暗的宇宙森林中,可能早已存在着远超人类想象、遵循着完全未知规则的“潜行者”或“猎手”。
前哨-7基地和“利剑”,是人类文明怀揣着传承火种的希望,伸向未知深空的第一把试探性的“利剑”。
然而,剑锋所指之处,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未知”,其深度和危险性,或许就已经超出了铸剑者最初的预料。
赢昱知道,他必须将这里发生的一切,每一个细节,每一种感受,都清晰地烙印在记忆深处,一字不落地带回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