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半,宿舍区的天还蒙蒙亮,张弛就已经推着装满消毒设备的小推车来到租赁服务点。他熟练地打开卷帘门,将风扇、凉席从货架上一一取下,用酒精喷雾仔细喷洒表面,再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最后贴上一张新的“已消毒·2024.XX.XX”标签——这是每天运营前的固定流程,也是团队对学生的承诺。
“张弛哥,我来帮你!”王浩背着书包跑过来,手里还提着两杯热豆浆,“薇薇姐让我早点过来,跟你一起准备今早的预约取货。”两人一边消毒物品,一边核对当天的预约清单:“今天早上有12个预约,8个租风扇,3个租凉席,1个租充电宝,大部分是7点半到8点取货,得赶紧准备好。”
与此同时,教学楼服务点的李萌和赵晓也开始了忙碌。李萌调试着扫码枪,确保能正常读取学生的取货码;赵晓则将充电宝一一充满电,整齐地摆放在货架的“应急区”——考虑到早自习的学生可能急需用电,特意预留了10个满电充电宝,无需预约即可临时租借。
早高峰:紧张有序的“取货潮”
8点整,宿舍区服务点迎来了第一个取货的学生。“同学,我预约了一台风扇,取货码是8721。”一位女生递过手机,张弛接过手机,用扫码枪一扫,屏幕上立刻显示出预约信息:“没问题,这是你的风扇,已经消毒过了,使用时有任何问题可以在小程序上联系客服。”女生笑着接过风扇:“太谢谢了!宿舍没空调,有了这个终于能睡好觉了。”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服务点前排起了小长队。张弛负责核对信息、发放物品,王浩则在一旁解答学生的疑问:“租一个月的风扇多少钱?”“30元,要是续租还能打9折。”“凉席有双人款吗?”“有的,在货架最上层,需要帮你拿吗?”两人分工明确,忙而不乱,原本担心的混乱并没有出现。
教学楼服务点也迎来了早高峰。早自习结束后,不少学生围在服务点前,有的租充电宝,有的咨询凉席的租赁价格。李萌一边扫码一边提醒:“充电宝记得及时归还,逾期会产生额外费用哦。”赵晓则拿出宣传册,给学生介绍:“我们下周会在A大也设立服务点,到时候跨校也能租物品,特别方便。”
午间:临时需求的“应急站”
中午12点,宿舍区服务点的人流量稍有减少,张弛和王浩终于能坐下来吃口午饭。刚扒了两口饭,就有一位男生急急忙忙跑过来:“同学,能租一个充电宝吗?手机快没电了,下午有重要的考试,急需用手机查资料!”
张弛立刻放下筷子,从“应急区”拿出一个满电充电宝:“没问题,这个是应急充电宝,不用预约,租到下午5点,5元钱就行。”男生接过充电宝,感激地说:“太感谢了!不然我考试都要慌了。”王浩笑着说:“以后有应急需求随时来,我们每天都会预留应急物品。”
这样的临时需求在午间并不少见。有的学生突然要去图书馆自习,急需租小台灯;有的学生下午要参加社团活动,需要租投影仪;还有的学生不小心把宿舍钥匙锁在屋里,急需租螺丝刀——虽然有些物品不在常规租赁范围内,但团队还是尽量帮忙解决,比如从实验室借螺丝刀给学生,不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