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工作中的新挑战

深秋的风裹着寒意拍打在写字楼的玻璃幕墙上,林薇薇刚把教学模型的最新优化方案发给研发部,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就响了。屏幕上跳动着“市场部陈经理”的名字,她心里隐约有预感——最近公司一直在讨论拓展新市场,或许有重要任务要安排。

“薇薇,你来我办公室一趟,有个事跟你聊聊。”陈经理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严肃。林薇薇整理了一下桌面,拿起笔记本快步走向经理办公室。路过行政部时,她看到张姐正抱着一摞文件出来,两人对视一眼,张姐朝她眨了眨眼,似乎也接到了通知。

推开经理办公室的门,陈经理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地图皱眉。看到林薇薇进来,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等张姐过来咱们一起说。”林薇薇刚坐下,张姐就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保温杯,显然是刚泡好热茶。

“人齐了,那咱们就直接说正事。”陈经理关掉地图,打开一份标着“机密”的文件,推到两人面前,“公司高层昨天开了会,决定拓展二线城市的校园市场,这个任务交给你们俩负责。”

“二线城市?”林薇薇和张姐同时愣住。张姐放下保温杯,拿起文件翻了起来:“可是陈经理,二线城市的高校资源跟一线城市差太多了,咱们之前的校园营销方案都是针对北上广深的高校设计的,直接照搬肯定不行啊。”

陈经理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认可:“你们考虑的问题,公司也想到了。正因为难,才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薇薇有校园营销的实战经验,张姐熟悉行政协调和资源对接,你们俩搭档,我放心。”他顿了顿,继续说,“目标是在半年内,在至少5个二线城市建立校园合作点,把智能康复护理床的品牌认知度提上去,同时收集当地的用户需求,为后续的产品优化打基础。”

林薇薇看着文件上的目标数据,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公司信任她,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她;紧张的是,二线城市的市场她完全不熟悉,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她翻开笔记本,写下“二线城市校园市场”几个字,旁边画了个问号——高校分布、学生需求、合作渠道,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经理办公室出来,两人回到工位区,张姐把文件摊在林薇薇的办公桌上,叹了口气:“你说咱们这是赶鸭子上架啊,连二线城市的高校名单都没整理过,更别说知道当地学生关心什么了。”林薇薇点头同意,她打开电脑,搜索“全国二线城市高校名单”,跳出来的结果五花八门,有的城市只有两三所本科院校,有的城市虽然高校多,但以理工科为主,跟老年康复设备的关联性很低。

“咱们得先明确,哪些二线城市值得优先开发。”林薇薇一边说,一边在表格里列出重点城市,“不能盲目地铺市场,得看当地的高校资源、老龄化程度,还有政策支持。比如杭州、成都这些新一线城市,虽然被划到二线,但高校多,老龄化问题也比较突出,或许可以作为试点。”

张姐凑过来看了看表格,补充道:“还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咱们团队跑市场方便,后续的设备运输和维护也能节省成本。另外,当地有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比如对医疗创新产品的校园推广补贴,这些都很重要。”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列出了10个备选城市,但具体选哪两个作为试点,还是没达成一致。

接下来的两天,林薇薇和张姐几乎泡在数据里。她们收集了每个备选城市的高校数量、专业设置、学生社团情况,还有当地的老龄化率、养老院数量、医疗产业发展现状。林薇薇还特意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高校社团负责人,询问他们对二线城市校园市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