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厂工作的稳步推进

春末的阳光透过写字楼的落地窗,在林薇薇的办公桌上投下一片温暖的光斑。她指尖飞快地敲击着键盘,屏幕上是“校园推广项目三四线城市落地计划表”,表格里清晰标注着每个城市的高校数量、合作KOL名单、线下活动节点,连物料运输的时间节点都精确到了小时。

“薇薇,这份计划表也太详细了吧!”实习生小周凑过来,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标注,眼里满是佩服,“我之前做的初稿连一半细节都没覆盖,难怪张姐总说要向你学习。”

林薇薇笑着停下手中的动作,端起桌上的温水喝了一口:“三四线城市的高校情况和一线城市不一样,很多学校离市区远,线下活动不好统筹,得多考虑些突发情况。比如上次在临市的师范学院,本来定好的校园讲座突然遇到暴雨,幸好提前联系了校内礼堂做备用场地,才没耽误进度。”

小周点点头,认真地把要点记在笔记本上:“我记住了,以后做计划一定要留备选方案。对了,昨天一线城市的项目数据出来了,用户增长率超过30%,比预期还高,张姐在部门例会上特意表扬你了呢!”

提到数据,林薇薇的眼里闪过一丝笑意。自从秦浩宇的事情解决后,她终于能全身心投入到大厂的工作中。之前因为兼顾林氏的校园业务,她总担心两边会顾此失彼,现在没有了后顾之忧,她反而能更精准地平衡两大业务——林氏的智能文具项目为她提供了校园渠道的一手经验,而大厂的资源又能反哺林氏的线上运营,形成了奇妙的互补。

正说着,部门主管张姐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薇薇,你看一下这份三四线城市的高校名单,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另外,总部那边想让咱们在月底前出一份校园推广的经验总结,准备在全国分公司推广,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好的张姐,我明天就把补充后的名单发给您,经验总结争取下周三之前完成。”林薇薇接过文件,认真地回答。

张姐看着她,眼神里带着明显的认可:“之前还担心你兼顾两家的工作会分心,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你不仅把咱们的校园项目做得这么好,还能给林氏带资源,这种跨界思维值得所有人学习。对了,下周有个校园市场运营的分享会,我想让你上台讲讲,你看行吗?”

林薇薇有些意外,随即点头答应:“没问题,我这就准备分享材料。”

张姐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好准备,到时候不仅咱们部门的人会听,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也会参加,这可是展示你能力的好机会。”

看着张姐离开的背影,林薇薇心里满是感慨。刚进大厂的时候,张姐对她其实有些偏见,觉得她是“走关系进来的富家女”,直到她用一个个实打实的业绩证明了自己——从最初的校园KOL对接,到后来的跨城市推广,再到现在的经验输出,她用三年时间,从一个基层专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

下午,林薇薇召集校园项目组的成员开进度会。会议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投影仪上展示着各城市的项目数据。

“一线城市的用户留存率已经稳定在65%,主要靠的是社群运营和线下体验活动。”数据分析师老陈指着屏幕上的图表,语气肯定,“但三四线城市的用户留存只有40%,主要问题是线下活动覆盖不足,很多学生不知道咱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