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人才与钟擎的用人标准

钟擎接过尤世功递来的名单,纸张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许多名字和信息。

这是他和尤世功凭借各自记忆,并查阅了能寻到的一些史料,

反复讨论、筛选后才最终确定的。

名单前列的名字,每一个都代表着这个时代某一领域的顶尖才智。

排在首位的是宋应星。

此人堪称奇才,他着述的《天工开物》包罗万象,

从谷物耕耘、蚕桑纺织,到制盐榨糖、五金采炼,

乃至舟车制造、陶瓷烧造,几乎将当时天下所有的工艺技术都收录、考据殆尽,

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工艺技术百科全书。

呃。。。当然,现在小宋同学正与其兄宋应升一同多次前往北京参加会试,

他现在的主要精力在于科举,他脑袋里连这部奇书的概念都还没有呢。

但是若得此人,辉腾军的工业体系将获得难以估量的理论支撑。

而且,钟擎心里还有一个更大更磅礴的计划,日后都需要在此人主持下完成。

紧随其后的是薄珏。

此人精通天文历算,尤擅制造精巧仪器,在光学和精密机械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

无论是观星定历,还是制造用于测量、观测的精密器具,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第三位是吴有性。这是一位对瘟疫有着超越时代认知的医者。

他并非遵循古法,而是通过细致观察,提出了“戾气”致病的学说,

对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方式有了突破性的理解。

在这战乱频仍、瘟疫横行的年代,他的价值无可替代。

接下来是计成。

此人是造园大师,但其技艺绝非仅仅堆砌亭台楼阁。

他的造园理念深谙地理规划与工程美学,懂得如何因地制宜,

巧妙利用山水地形进行布局和建造,这种统筹规划的能力对于新城建设至关重要。

还有张国维,这是一位实干型的水利专家,在地方任上治理水道颇有政绩,

注重实际效果,正是整治河渠、兴修水利所需要的人才。

赵士祯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他毕生致力于火器的改良与研制,设计过多种形制的铳炮,

对提升火器威力与可靠性有着执着的追求,无疑是军工发展的绝佳助力。

医学领域还有几位名家,如聂尚恒、胡正心等,

他们不仅医术精湛,更共同的特点是注重临床实践,绝非空谈理论之辈。

特别是陈实功,他精于外科,着述的《外科正宗》极为重视外治手法与手术技艺,

强调实际疗效,在外科领域勇于创新,且医德高尚,对于军队医疗系统来说是无价之宝。

此外,名单上还有像鲍山这样的人物,

他编撰的《野菜博录》专注于可食用的救荒植物,

研究方向直指百姓生计,在灾荒年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以及耿荫庭,其着作《国脉民天》系统总结了农业技术,

尤其注重选种、耕作等实际环节,对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有直接指导作用。

这张名单上面还有很多人才,凝聚了钟擎和尤世功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