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王侃侃的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甚至忘了掩饰自己对米凡多年的嫉妒。在地球科研界,他一直被当作 “米凡的追随者”—— 他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基于时空理论的能量储存研究》,就是在米凡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无论他提出什么技术方案,总会有人拿米凡的成果来比较:“米凡的方案效率比你高 15%”“米凡三年前就提出过类似的思路”。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他心里,让他内心积压了太多郁气。“我之前总觉得他是不可战胜的,连星际总部的战略报告里,都把他当作‘蓝顿星的科技核心’重点提防,甚至制定了‘针对米凡技术的反制预案’。” 王侃侃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撑在桌面上,眼神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完全忘了眼前的突安是米凡在蓝顿星的 “政治对手”—— 突安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米凡的 “技术至上” 理念会毁了蓝顿星,两人在政策上的分歧早已不是秘密。“可他竟然放弃了这么有潜力的技术方向,这简直是他科研生涯的重大失误!” 王侃侃越说越激动,语速也快了起来,“只要我们抓住这个机会,深入研究双核裂变技术,一定能在能量领域超越米凡,让地球的技术水平追上甚至超过蓝顿星!到时候,总部一定会让我担任‘星际能量研究中心’的主任,再也没人会说我是‘米凡的影子’!” 他甚至忘了掩饰自己的野心,这些话在心里憋了太久,此刻终于脱口而出。
突安却缓缓摇了摇头,将核电池轻轻放回桌上。桌面铺设的是蓝顿星特有的减震泡沫材料,这种材料由植物纤维和硅基粒子按 7:3 的比例混合制成,弹性系数高达 5000N/m,核电池落下时只发出一声极轻的 “嗒” 声,像雨滴落在海绵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不是考虑不周,而是智慧自信。” 突安的眼神里没有丝毫嘲讽,反而带着几分对同行的敬畏,这种敬畏让王侃侃很意外 —— 他以为突安会趁机贬低米凡,没想到却得到这样的评价。“米凡在三年前的星际学术会议上曾说过一句话:‘科研路上最忌讳摇摆不定,选定一条正确的路,就要走到极致。’” 突安的手指在中控台上滑动,调出一段视频,视频里的米凡穿着简单的白色科研服,站在星际学术会议的讲台上,眼神专注地讲解着时空裂变的原理,台下坐着来自 12 个星际文明的科学家。“他在时空裂变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甚至能将时空褶皱的误差控制在 10?1?米以内 —— 这个精度,相当于从蓝顿星到地球的距离,误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突安调出米凡最新的时空裂变实验数据,屏幕上的能量波动曲线平滑得像镜面,没有任何多余的起伏,连最微小的干扰波都被过滤掉了,“这种对技术细节的极致追求,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我认识很多科研人员,他们总在不同技术路线之间犹豫不决,一会儿研究这个,一会儿尝试那个,美其名曰‘全面发展’,最终在每个领域都浅尝辄止,一事无成。” 突安的语气很平静,却带着一种洞穿本质的清醒,“米凡的自信让他在时空裂变领域登顶,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他的‘时空折叠引擎’能让星际航行的时间缩短一半,这是不可否认的成就。但这种专注也让他错过了其他可能的方向 —— 这是他的光芒,也是他无法避免的阴影,就像恒星的光芒越亮,周围的阴影就越暗。”
突安的话锋突然一转,原本平和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紧紧盯着王侃侃的眼睛,那目光像带着穿透力,仿佛要穿透他的伪装,看到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 包括他对米凡的嫉妒,对权力的渴望,以及隐藏的任务。王侃侃下意识地避开他的视线,假装看向屏幕上的数据,可眼角的余光还是能感觉到那道目光的压力。突安的指尖开始轻轻敲击桌面,节奏均匀,每一秒敲击 3 次,而这个频率,恰好与光脑后台计算 “地球武器威胁等级” 的运算频率完全一致 —— 王侃侃曾在蓝顿星的军事数据库里见过这种频率,这是蓝顿星军方在评估敌方威胁时的标准运算节奏。这是突安思考战略问题时的习惯性动作,多年来从未改变,可王侃侃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直到此刻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不对劲。“博士,你常年往返于地球和蓝顿星,应该很清楚地球的核武器实力。” 突安的声音压得很低,像在确认一个足以影响星际格局的危险秘密,他的身体微微前倾,拉近了与王侃侃的距离,“我从星际情报中得知,地球人已经研制出了能摧毁星球生态系统的核武器,甚至能让一颗行星的大气层消失、海洋蒸发,把它变成一颗死寂的星球,这是真的吗?” 他的语气很平淡,却让王侃侃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手心的冷汗已经浸透了袖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 地球核弹的威力:骄傲与炫耀
“至少十次!” 王侃侃几乎是脱口而出,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骄傲,连眼神都亮了几分,仿佛之前的紧张都被这股骄傲冲散了。在时空裂变、生物打印、星际航行等领域,地球的技术始终落后于蓝顿星和米凡主导的科研团队 —— 蓝顿星的 “生物再生技术” 能让断肢在 24 小时内重新生长,而地球最先进的 “机械义肢” 还需要通过神经接口才能控制;蓝顿星的 “星际母舰” 能搭载 1000 架战机,而地球最大的 “极光号” 只能搭载 50 架。但核武器是地球为数不多能 “抬头” 的领域 —— 从 1945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 2070 年第一颗 “星球级氢弹” 试爆成功,地球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远超其他星际文明。这也是他在突安面前唯一的底气,是他能挺直腰杆说话的资本。“地球的核武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其中氢弹的威力最大,技术也最成熟。” 他伸出双手,在空气中比出一个直径约 10 米的圆圈,用来模拟氢弹的体积,“一颗 1000 万吨当量的氢弹,爆炸时产生的中心温度能达到 1 亿℃,这个温度比太阳核心的温度还要高 3 倍 —— 太阳核心的温度约为 1500 万℃,而氢弹的温度能瞬间融化一切已知的金属。” 王侃侃的语气里满是炫耀,“它能在瞬间把半径 50 公里内的城市、山脉都化成灰烬,连坚硬的岩石都会变成熔融状态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玻璃状的物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也极其恐怖,10 公里范围内的树木会被连根拔起,树根朝上翻在地面;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楼会像纸片一样被撕碎,碎片能被冲击波抛到 5 公里外。”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像是在强调核武器的可怕:“更危险的是核辐射,爆炸后产生的辐射剂量超过 1000 西弗。你知道 1000 西弗意味着什么吗?” 王侃侃没有等突安回答,继续道,“人类的身体能承受的最大辐射剂量是 5 西弗,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出现急性辐射病;100 西弗会让人类在 24 小时内死亡;而 1000 西弗,只要在这个辐射环境中待上 10 分钟,就会出现器官衰竭,皮肤会从身体上脱落,最终在极度痛苦中死亡,而且没有任何救治的可能。地球在‘南极无人区’做过一次氢弹实验,爆炸后 50 年,那个区域的土壤里还能检测到超标 1000 倍的辐射,连细菌都无法生存。” 王侃侃故意夸大了辐射的持续时间,实际上那次实验的辐射在 20 年后就降到了安全标准,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突安对地球的核武器产生忌惮。
“如果用这种氢弹攻击蓝顿星的航空母船,一颗就足够了。” 随着他的话语,全息动画自动切换成蓝顿星航空母船的三维结构图,船体核心的能量舱、动力系统、防御屏障等关键部位都用红色标注出来,格外醒目。王侃侃指着能量舱的位置,手指在屏幕上划过,“即使航空母船的外壳用的是最坚固的钛晶合金,厚度达到 1 米,在 1 亿℃的高温下,也会在 0.1 秒内融化,像冰块掉进开水里一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压力能达到 100 万大气压,10 厘米厚的钛晶合金钢板会像纸片一样被压成薄片,连航空母船的‘能量缓冲层’都无法抵御 —— 那种缓冲层能抵御流星的撞击,却挡不住氢弹的冲击波。”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而且核辐射会穿透船体,破坏能量系统的核心部件,导致电路短路、能量传导中断。到时候航空母船就会失去动力和防御能力,变成宇宙中的‘钢铁坟墓’,在太空中漫无目的地漂浮,再也无法启动。船上的人要么因为缺氧死亡,要么因为辐射痛苦死去,没有第三种可能。” 他说这些话时,刻意加重了语气,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在空气里,想让突安清楚地球的军事实力,从而不敢轻易对地球采取军事行动 —— 这是他保护自己和母星的 “小聪明”,也是他作为地球学者的责任,哪怕这种责任是被总部逼迫的。
“不过现在有了您研发的双核裂变电池,我们的防御能力会得到质的提升!” 王侃侃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讨好起来,脸上重新露出笑容,只是这笑容比之前更僵硬了。他很清楚,突安最在意的就是蓝顿星的军事安全,尤其是航空母船的防御问题 —— 蓝顿星目前只有 3 艘航空母船,每一艘都是耗费 10 年时间建造的,是蓝顿星在宇宙中的 “移动堡垒”。只要能围绕这个点提出有用的建议,就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让突安觉得还需要他,暂时不会对他采取不利行动。“根据我的计算,双核裂变电池的能量输出功率是米凡研发的时空裂变核电池的 1000 倍,米凡的电池输出功率约为 瓦,而双核裂变电池能达到 瓦。” 王侃侃调出能量对比图表,红色的双核裂变曲线远远高于蓝色的时空裂变曲线,“如果用它为航空母船的‘能量护盾’供能,护盾的防御强度至少能提升 100 倍!原本只能抵御 100 吨冲击力的护盾,现在能抵御 吨冲击力,甚至能直接挡住氢弹的冲击波。” 他调出能量护盾的模拟动画,画面中红色的核弹攻击波撞在蓝色的能量护盾上,瞬间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能量流,这些能量流沿着护盾的表面流动,然后转化为无害的热能散发到宇宙中,护盾没有出现丝毫裂痕,连轻微的波动都没有。“到时候,蓝顿星的航空母船会成为宇宙中最安全的移动堡垒,无论是核弹攻击还是能量武器,都无法摧毁它。” 王侃侃的语气变得更加激昂,仿佛在描绘一个宏伟的未来,“我们可以驾驶着这样的航空母船,在宇宙中自由航行,征服任何我们想征服的星球,建立一个横跨多个星系的庞大星际帝国!而您,陛下,会成为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名垂宇宙史册!” 他刻意奉承突安,想让对方沉浸在扩张的野心,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警惕。
小主,
王侃侃沉浸在自己描绘的 “宏伟蓝图” 里,完全没注意到突安眼底闪过的一丝冷光 —— 那不是对星际扩张的渴望,而是对他盲目野心的嘲讽,像在看一个跳梁小丑。突安突然笑了,笑声很低,却带着难以捉摸的自信,仿佛早已看穿了他的心思,并且准备好了应对一切的方案。他转身走到全息投影设备前,手指在空气中快速滑动,指尖划过的地方留下淡淡的蓝色轨迹,没有触碰任何实体按钮,却精准地调出了一份加密等级为 “最高机密” 的文件 —— 文件图标是一个黑色的盾牌,上面还刻着蓝顿星的皇室徽章,这是蓝顿星军事委员会的专属标识。王侃侃的心跳瞬间加速,他知道这种级别的文件,连蓝顿星的军事部长都只有查看权限,没有修改权限,突安竟然当着他的面打开,这让他既惊讶又不安。文件展开的瞬间,一艘造型酷似蓝顿星沙漠猛豹的战机三维图缓缓旋转,机身的每一处线条都充满了力量感,机翼的末端还带着锋利的棱角,像猛豹的獠牙,机身表面覆盖着暗灰色的涂层,在灯光下反射出冷硬的光芒,充满了科技感和压迫感,让王侃侃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连呼吸都忘了。
5. 歼狙机的登场:隐形的猎手
“这是我主导研发的歼狙机,专门用于反制核武器,包括你们地球的所有核弹类型。” 突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这种自豪与之前讲解核电池时不同,多了几分军事威慑的意味。他的手指落在战机机身中部的凹槽处,那里正是能量核心的安装位置,凹槽周围还刻着细小的能量引导纹路,与核电池表面的纹路完全匹配。“它能以超过光速一万倍的速度在宇宙中飞行,靠的就是双核裂变电池提供的强大动力 —— 没有这种电池,它的速度最多只能达到光速的 100 倍,根本无法实现快速拦截。” 全息图上,机身中部的凹槽尺寸与双核裂变电池完全匹配 —— 长 20 厘米、宽 15 厘米、高 8 厘米,误差不超过 0.1 毫米,确保电池安装后能完美贴合,不会出现能量泄漏。突安点击凹槽的细节图,展示出内部的结构:“凹槽里有 12 个微型能量接口,每个接口都能与核电池的输出端精准对接,传输效率能达到 99.9%,几乎没有能量损耗。电池安装在这里后,能通过内部的能量传导管道,直接为三个尾部喷射口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