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您提醒了我,最高明的合作,或许是发现并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本就存在、却未被察觉或不敢释放的特质。”

“您不是在‘塑造’,而是在‘解锁。”

这番话说得极为坦诚,甚至带点自我剖析的意味。

这已远超普通商业伙伴的交流范畴,更像是一种基于高度专业认可下的理念共鸣。

徐亦沉默片刻,回复道:“彼此成就而已。好的声音,也能赋予曲子新的生命。”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皇朝的团队,这次做得很好。那些元素,加得恰到好处。”

他罕见地主动提到了制作细节,显然是对成品确实满意。

方静立刻捕捉到了这个信号,语气也透出几分愉悦:“能得到您的认可,团队要是知道,该兴奋得睡不着觉了。”

“他们拿到曲子后反复揣摩您的意图,生怕辜负了这份‘灵魂容器’。现在看来,功夫没白费。”

“嗯。”

对话至此,双方想表达的已然清晰,无需再多言。

方静适时收尾:“那不打扰您了。期待下一次能让您‘听’到的好声音。”

“好。”

放下手机,徐亦目光重新落回眼前的文档。

《死神永生》的宇宙还在等待他铺陈开最初的画卷。

而方才那段关于“声音”与“灵魂”的对话,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石子,涟漪散去,只余下对创作本质更深一层的静谧思考。

他敲下第一个句号,新的征途,始于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