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竟真有如此巧夺天工之物!”杜如晦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杜远,莫非真是鲁班再世?”长孙无忌也失态地张大了嘴巴。
李世民更是心潮澎湃,他猛地一甩马鞭,指着那筒车,激动地对左右道:“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此物若推广天下,何愁旱灾!何愁粮荒!”
巨大的惊喜和震撼,让这位帝王一时竟有些失态,但他迅速收敛,意识到自己此刻是“老李”。
四人怀着激动又复杂的心情,找到了正在天工院内规划新项目的杜远。
一番惯例的寒暄(杜远热情地称呼李世民为“老李”,称房玄龄为“老房”,杜如晦为“老杜”)后,李世民将身边一位面带微笑、气质不凡的中年人介绍给杜远:“杜小子,这位是孙掌柜,名无忌,是我在长安城里最大的话事人,生意上的事,多半由他打理。”
长孙无忌(此刻是孙掌柜)笑着对杜远拱拱手:“久闻杜公子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少年英才。”他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窗外那巨大的筒车,眼中精光一闪。
杜远恍然,也客气回礼:“原来是孙掌柜,失敬失敬。”心中暗道,老李生意做得果然大,手下掌柜都这般气度,看来是条超级粗的大腿。
寒暄过后,李世民(老李)迫不及待地切入正题,指着外面的筒车:“杜小子,这宝贝疙瘩,能不能在我……我在长安附近的那几个大庄子里也造上几架?价钱好商量!”
杜远一听,大主顾上门了!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搓了搓手,露出一副“你懂的”市侩表情:“老李你真是识货!这筒车可是我们天工院的不传之秘,省人工,增灌溉,好处无穷!看在咱们老交情的份上,一口价,三百贯一架!包工包料,保证和这个一模一样!”
“多少?!三百贯?!”李世民差点跳起来,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这玩意不便宜,但这价格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杜小子!你抢钱啊!这木头轮子哪值这个价!”他可是知道大概成本的。
杜远立刻叫起屈来:“老李!话不能这么说!这哪是木头轮子?这是技术!是智慧!是我们天工院上下多少人日夜琢磨、反复试验才弄出来的!光那图纸就值两百贯!再说了,你庄子里有了它,省下的雇人挑水的工钱、多浇地多打的粮食,几年就回本了!长远看,你赚大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行不行!太贵了!二百贯!”李世民开始砍价。
“二百八!最低了!再低我就亏得裤子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