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魏征抱薯恸哭,杜远献粮封子

“陛下封赏,正是要昭告天下,凡于国于民有擎天架海之功者,朝廷必以国士待之,绝不吝爵禄!尔等在此狺狺狂吠,是见不得天下百姓吃饱穿暖,还是见不得陛下得此经纬天地之臣?!真正是岂有此理!荒谬绝伦!”

魏征这番引经据典、夹枪带棒、气势磅礴的怒斥,如同狂风暴雨,劈头盖脸地将那几位官员浇得面色惨白如纸,哑口无言,狼狈不堪地缩回班列,再不敢多发一声。周围众多寒门官员则觉得胸中恶气尽出,大为畅快。

李世民满意地瞥了魏征一眼,继续他慷慨的封赏,他目光扫过这片孕育奇迹的峡谷沃野,朗声宣告:“此外,朕见此峡谷沃野千里,祥瑞诞生,泽被苍生,今日便赐名‘金谷’!杜远,你既为此地开拓之主,朕便赐你‘金谷’为号,自今日起,你便是朕的金谷县子!”

金谷县子!这个封号带着独特的荣耀、诗意与地缘的认同感。

杜远心中激荡澎湃,俯首深深叩拜:“臣,杜远,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身后,杜远略作沉吟,又向李世民提出了一个深思熟虑的请求:“陛下,金谷能有今日沃野千里、仓廪丰实之景象,绝非臣一人之功。”

“当初程处默小将军奉旨前来垦荒,所带来的那一千伤残老兵,如今虽只剩九百余众(百人已调往各处督造筒车),他们才是金谷最早的开垦者,是真正的拓荒牛,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他们的血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臣恳请陛下恩准,允许他们自行抉择去留。若愿留下,臣愿从封地中划拨出上好田产,助他们在金谷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共享此太平盛景,永为大唐屏藩。”

李世民闻言,目光转向那些站在田埂旁、虽然身体残缺却腰杆笔挺、眼神灼热地凝望着这片他们用血汗浇灌出的土地的老兵,心中亦是涌起万千感慨,当即慨然应允:“准奏!此议甚善!”

当程处默将陛下的旨意和杜远的提议告知那九百伤残老兵时,一幕出乎杜远和所有人意料的场景出现了——那些老兵几乎没有片刻犹豫,仿佛早已在心中做出了决定,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用尽全身力气发出震天的咆哮:

“我等愿留下!金谷就是我们的家!誓死守护金谷!”

他们的声音粗粝而哽咽,古铜色的脸庞上,热泪纵横。他们在这里抛洒过热汗,甚至鲜血,亲眼见证并参与了这片土地从荒芜贫瘠到沃野千里的惊人蜕变。

这里早已超越了服役之地的含义,而是他们用残躯和意志亲手参与重建的家园,是给予了他们新生、尊严和归属的地方!朝廷没有忘记他们,杜县男(子爵)更将他们视为家人!

这种被需要、被尊重、有了根的感觉,让这些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铁汉们激动得难以自持,唯有以最响亮的呐喊表明心迹。

杜远看着这群毫不犹豫选择留下的老兵,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泪光和坚定,一股巨大的、滚烫的暖流和强烈的意外感动瞬间充盈了他的心间。

他原本只是希望给他们一个选择安度晚年的机会,未曾想他们竟将整颗心都系在了这片土地上。从此,金谷不仅是他杜远的封地,更真正成为了他们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家园!

最后,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始终护卫在侧、同样被晒得肤色黝黑却精神奕奕的程处默身上,朗声道:“程处默!”

“末将在!”程处默跨步出列,甲叶铿锵。

“尔协助杜远开垦金谷,督造筒车,安置伤兵,恪尽职守,功勋卓着!擢升尔为游骑将军(正五品下),仍负责金谷护卫及一应军务!”

程处默闻言大喜过望!他原本是从六品上的昭武校尉,此次竟直接跃升至正五品下的游骑将军,实乃超擢厚赏!他激动得单膝重重跪地,抱拳行礼,声如洪钟,震彻四野:“末将谢陛下隆恩!必当竭尽驽钝,护卫金谷,效忠陛下,万死不辞!”

整个金谷,彻底沐浴在秋日炽烈而辉煌的阳光之下,沉浸在巨大的丰收喜悦和厚重的皇恩荣耀之中。奇迹般的产量、破格的爵禄、将士的归心、天下的希望……所有的一切,交织汇聚,共同谱写了贞观三年这个金色秋天里,最波澜壮阔、最动人心魄的盛世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