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本人那张原本就黝黑的脸膛,瞬间涨成了紫酱色,铜铃般的牛眼恶狠狠地瞪向杜远,鼻子里喷着粗气,这混账小子,绝对是故意的!
杜远赶紧一本正经地解释,仿佛全然没看到尉迟恭杀人的目光:“我的意思是,尉迟将军威名赫赫,乃我大唐战神,‘老恭’这等称呼实在有失威严,配不上将军的英武!不如……叫‘老尉’?您听听,‘老尉’,既顺口,又显尊敬,还带着股沙场悍将的豪气!”
李世民先是一愣,随即看看尉迟恭那憋屈得要爆炸的黑脸,再看看杜远那一脸“我全是为您着想”的无辜表情,再回味一下“老恭”可能引发的歧义。
不由抚掌爆发出更加酣畅淋漓的大笑:“哈哈哈!有理!杜小子言之有理!是朕欠考虑了!光想着顺口,没想周全!好,敬德,以后在这金谷,你就叫‘老尉’了!这个好!威武!”
尉迟恭闻言,脸色这才稍稍由紫转黑,虽然“老尉”听着也没多霸气,但总比那糟心窝火的“老恭”强了千百倍!他瓮声瓮气地冲杜远重重“哼!”了一声,算是勉强接受了这个新代号。杜远心里悄悄抹了把汗,这关总算有惊无险地过了。
小主,
经这么一闹,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轻松活络,之前那点残余的拘谨和隔阂彻底烟消云散。村民们看着这几位平日里只能仰望的巨头,此刻竟然有了如此“接地气”甚至带点诙谐的称呼,距离感瞬间被拉近,脸上的笑容也变得自然真切了许多。
这时,杜远眼珠滴溜溜一转,觉得火候到了,便笑着对李世民和几位大佬说道:“老李,还有各位老……老房、老杜、老孙、老程、老魏、老尉、老秦,”他挨个叫了一遍,越叫越顺溜,仿佛本就是多年老友。
“如今咱们金谷祥瑞大丰收,这名头算是打出去了。咱们这猪肉的味道,还有我那几位徒弟的手艺,光是咱们自己关起门来享受,或者零敲碎打地卖,实在太可惜,也对不起这上天赐予的好东西。”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煽动性的热情:“我有个想法,咱们不如合伙,在长安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段,开一家全长安城、不,是全大唐最顶尖、最独一无二的酒楼!主打就是咱们金谷的特产猪肉、各种新鲜菜蔬,还有独门的烹饪技法!保证让长安那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吃得舌头都吞下去!到时候必定是日进斗金,财源滚滚!顺便还能把咱们‘金谷’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诸位觉得这主意怎么样?”
做生意?开酒楼?
这个提议让几位习惯了庙堂之争的重臣都愣了片刻。他们位极人臣,还真没怎么仔细琢磨过亲自下场经营商事。但一想到杜家村那令人魂牵梦绕、回味无穷的红烧肉、回锅肉、爆炒猪肝、油炸蝗虫……还有那前所未见、香气扑鼻的炒菜技艺,若是能在长安最热闹的地方开上这么一家……
程咬金第一个跳出来,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嗓门震天响:“俺看行!这买卖忒好了!俺老程入股!必须算俺一个!以后请客吃饭就有地儿了,还能天天吃好吃的!”
长孙无忌抚须微笑,眼中闪烁着精明的算计光芒:“嗯,杜县子此议,倒颇合时宜。于国于民无碍,反倒能活跃市井,若经营得法,于陛下内帑乃至国库皆有小补,老夫觉得大有可为。”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也从最初的错愕中回过味来,缓缓点头,表示此事确实有趣,值得一试。
秦叔宝和尉迟恭虽然对经商之道不甚了了,但出于对杜远能力的信任和对老兄弟们眼光的认可,也相继表态:“某也愿附骥尾。”“算某一个!”
唯独魏征,脸上再次露出了为难之色。他向来以清廉刚正自律,俸禄之外别无长物,一千贯对他而言简直是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他嘴唇嗫嚅了几下,想开口推辞却又碍于情面,神色间满是窘迫与尴尬。
李世民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尤其是魏征的困窘。他心中早有成算,见状大笑一声,声若洪钟:“好!杜小子这主意出得妙!朕看这酒楼,必定能火遍长安!这么着,这桩生意,算朕一份,杜远也算一份,你们七个,”他手指点过房、杜、长孙、程、尉迟、秦、魏七人,“也都算一份!咱们九个人,把这酒楼办起来!”
“如何分配股权利润?”房玄龄冷静地问到了最关键处。
杜远显然早有腹稿,立刻接口,条理清晰:“老李身份特殊,乃一国之君,酒楼明面上不宜过于牵扯。但酒楼成败,离不开老李的默许支持和咱们金谷这块招牌。依我看,老李占一成半(15%),我出核心技术、所有独家菜谱、以及大部分的核心食材供应(金谷猪肉、新式蔬菜),也占一成半(15%)。”
然后他看向另外七人:“至于老房、老杜、老孙、老程、老尉、老秦、老魏你们七位,每人各占一成(10%),七人加起来共占七成(70%)。总共十成,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