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突厥的穷途末路

今日的大朝会气氛格外不同。文武百官身着最隆重的朝服,分列两侧,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兴奋。李世民高坐于龙椅之上,身着赤黄袍常服,头戴折上巾,虽未穿戴最正式的衮冕,却依旧威仪赫赫,目光如电,嘴角含着抑制不住的笑意,整个人显得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数年隐忍,励精图治,今日终得雪耻!强大的东突厥汗国在他手中覆灭,这功业足以彪炳史册!他目光扫过台下,看到了人群中也受邀前来、站在勋贵队列末尾的杜远,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杜远站在人群中,感受着这盛大而庄严的气氛,心中亦是感慨。他能感受到李世民那几乎要溢出来的喜悦和自豪,这是一个帝王、一个男人最高光的时刻之一。

不久,殿外传来庄严的礼乐和嘹亮的号角声。在万千瞩目之下,一队精锐的禁军甲士,押解着数名身着突厥服饰、剃发赭面(突厥习俗)、神色灰败颓唐的俘虏,缓缓步入太极殿。

为首一人,身材魁梧,却衣衫凌乱,发辫散开,脸上再无往日草原霸主的桀骜,只剩下穷途末路的惶恐与灰暗。他,便是曾经统兵百万、逼迫李世民签下渭水之盟的东突厥颉利可汗!

在他身后,还有他的嫡系子弟、部落酋长等一众突厥贵族。

昔日他们在草原上纵马驰骋,何等威风?如今却成了阶下之囚,在这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步履蹒跚,承受着失败的耻辱。

巨大的反差,让殿内所有大唐臣子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心中涌起无限的自豪与荣耀!

李世民看着台下败亡的对手,心中快意无比,声音洪亮地开口,开始了例行的训诫和审问流程。颉利可汗匍匐在地,用生硬的汉语颤声回答,再无半分气焰。

整个仪式庄严肃穆,充满了胜利者的威仪和失败者的卑微。

杜远站在人群中,看着这历史性的一幕,看着龙椅上那位志得意满的帝王,看着台下匍匐的草原枭雄,心中却在想着另外的事情——那突如其来的物价飞涨,以及这盛大典礼背后,可能隐藏的汹涌暗流。他隐约感觉到,一场针对他的风暴,或许很快就要到来了。

献俘仪式在浩大隆重的氛围中接近尾声,李世民正准备宣布大宴群臣,论功行赏。然而,就在此时,数道身影几乎同时从文官队列中快步出列,为首的正是崔民干和崔义玄!

“陛下!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