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郁闷的李丽质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你舅舅他……今日在朝堂上,也是为了朝廷大局,为了替你父皇解那吐蕃难题之围,不得已而为之。冲儿那孩子,你是知道的,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品性纯良,温和知礼,将来……将来定不会亏待于你的。”

李丽质将脸深深埋在母亲温暖而带着熟悉馨香的怀抱里,仿佛这里是唯一能让她感到些许庇护的港湾。声音闷闷的,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哽咽,像是受了伤的小兽在低声呜咽:“母后,儿臣知道……知道舅舅是一片好意,是为了父皇分忧,是为了……为了大局。可是……可是儿臣就是……就是心里难受……不想……”

她嗫嚅着,终究无法将那莫名的抗拒、那对另一种模糊生活的隐约向往宣之于口。只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仿佛有什么珍贵而朦胧的东西,还没来得及看清它的模样,没来得及伸手触碰,就要永远地失去了。那种怅惘和无力,比明确的悲伤更让人窒息。

长孙皇后紧紧搂着女儿,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身为母亲的怜爱,有身为皇后的无奈,更有一种深沉的无力感。

她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嫡长女能觅得真正的如意郎君,一生顺遂,喜乐平安?可她是大唐的皇后,是国母,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下,尤其是在涉及与外邦关系和笼络重臣这样的军国大事面前,个人的那点小小的喜怒哀乐、心思向往,往往是最微不足道、最先需要被牺牲的东西。

她只能一遍遍地轻抚女儿的背脊,用苍白无力的言语安慰,却无法给出任何实质性的承诺,这种明知女儿痛苦却无能为力的感觉,让她这个母仪天下的皇后,也感到了钻心刺骨的痛。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另一隅,那座皇帝早已赏赐下来、门楣高悬着“杜府”匾额,却因主人长期居于杜家村而一直显得冷冷清清的宅邸,今夜,破天荒地亮起了灯火,迎来了它名义上的主人。

杜远躺在陌生而宽大的紫檀木拔步床上,身下是柔软的丝绸被褥,却感觉浑身不自在,翻来覆去,像是躺在针毡上,毫无睡意。

白天在杜家村小院里与老李那番关于和亲的激烈争论,那近乎咆哮的慷慨陈词,还在他脑中嗡嗡回响,那股因愤懑和激动而沸腾的热血尚未完全平复。

回到这繁华而陌生的帝都府邸,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规律而沉闷的街鼓声,四周是死寂般的安静,他脑子里却不受控制地、反复地浮现出那位长乐公主李丽质的身影。

印象中,那是个眉眼灵动、笑起来脸颊会有浅浅梨涡的少女,带着几分不谙世事的好奇和狡黠。

每次他奉命进宫,或者她难得有机会跑到杜家村来时,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