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朝堂真不是人呆的。

杜远得到皇帝首肯,这才直起身,目光坦荡如皎月,缓缓扫过殿内神色各异的众臣,最终定格在脸色微变的崔文璟身上,语气带着一种被逼到墙角、不得不言的沉痛与决绝。

小主,

“崔御史!尔只知王家安排内子在臣身边,妄加揣度其善意,却可知这‘善意’背后,是何等冰冷的胁迫与算计?又可知臣是如何一步步窥破真相,又是如何冒着巨大风险,方才挣脱这无形枷锁的?!”

他不给崔文璟任何插话的机会,猛地转向李世民,声音陡然提高,带着金石之音,朗声道:“陛下!臣与内子萱儿相识于微末草莽之间,彼时她孤身流落,举目无亲,身世飘零,凄苦之状,令人心恻。

臣怜其遭遇,收留于庄园,其后日久生情,方结为夫妇,天地可鉴!起初,臣只隐约察觉萱儿似有心事,出身或许不凡,却因其不愿多言,臣亦不忍逼迫,并未深究其具体家世。

直至后来,臣偶然发现萱儿时常于深夜暗自垂泪,忧思成疾,细查之下,才惊骇地获悉,其亲生父母,竟被太原王氏中一支手握权柄的远亲,以所谓的‘家族规矩’、‘严加管教’为名,实则形同囚禁,软禁于太原祖地附近一处偏僻山庄之中!

王氏以此作为要挟,逼迫萱儿潜伏于臣身侧,不仅要监视臣之一举一动,窥探臣之产业机密,更试图通过萱儿,影响臣之决策,甚至屡次索要臣手中关乎杜家村命脉的诸多产业份额与利润!”

他这番话,如同利刃,毫不留情地将王家那层“结善缘”、“暗中照拂”的温情面纱彻底撕碎,血淋淋地揭露了其背后胁迫控制、巧取豪夺的丑陋本质!将一个高门大族的虚伪与贪婪,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竟有这等事?!”李世民闻言,一直平静无波的面容上终于浮现出清晰的怒意,眉头紧锁,手指敲击扶手的动作也为之一顿。他身为帝王,最是忌讳的,便是这等以下凌上、以私权胁迫功臣、试图操控朝臣的行为!这已然触及了他的逆鳞!

“臣岂敢以虚言欺君,构陷高门!”杜远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凛然正气,“得知此事真相,臣当时五内俱焚,愤慨难当!然,投鼠忌器,唯恐轻举妄动,反致萱儿父母遭遇不测。

臣只得强压怒火,一面与那支王家人虚与委蛇,假意周旋,稳住对方;一面暗中积蓄力量,寻觅良机,誓要救出萱儿父母,彻底摆脱控制。此事……千难万险,臣势单力薄,无奈之下,只得冒昧求助于正在杜家村颐养天年的太上皇陛下!

太上皇闻听此事之龌龊内情,亦感同身受,愤慨不已,念及臣些许微末功劳与萱儿一家之苦楚,特降恩旨,允臣调动了些许忠于太上皇的宫中老人手及杜家村护卫。暗中协助查探与营救。”

他语出惊人,竟直接将已经退隐的太上皇李渊搬了出来!这无异于在已经沸腾的油锅里又浇下了一瓢滚油!太上皇虽然不再处理朝政,但其开国帝王的余威犹在,其态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影响皇帝的决策!

他出面作证,其分量远超任何朝臣,几乎等同于不容辩驳的铁证!而且杜远刻意点明是由“宫中老人手”协助,更凸显了此事的高度机密性与太上皇对此事的重视程度,无形中将王家的行径拔高到了惊动太上皇的严重地步!

“父皇……他老人家,竟也知晓并插手了此事?”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讶异,但随即便化为了然与一丝复杂。

自己那位父亲,对杜远的偏爱和近乎护犊般的回护,他是深有体会的。能让久已不理世事的父皇不惜动用旧日人脉插手此事,足见其对杜远的看重到了何种程度,也反衬出王家此举是何等的不堪,竟连太上皇都看不过眼!

“这……这绝无可能!太上皇他老人家早已……”崔文璟彻底慌了神,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连话语都变得语无伦次。

他以及他背后的人,千算万算,也绝对没有算到,此事背后竟然牵扯到了那位虽然退位但余威尚存的太上皇!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所能掌控和应对的范畴!

有太上皇的金口玉言和实际行动作保,谁还敢质疑此事的真伪?!谁还敢再拿王萱的身份做文章?!

而那位一直强作镇定、置身事外的王姓官员,此刻更是如遭五雷轰顶,浑身剧颤,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的官袍,险些当场瘫软下去。

招惹杜远,尚可说是政见不同,利益之争;但间接招惹到了太上皇头上,这简直是给整个太原王氏都惹来了弥天大祸!一个“胁迫功臣、惊扰圣驾”的罪名,足以让家族蒙羞,势力受损!

“原来其中还有这等曲折。”李世民缓缓颔首,目光如同冰刃,冷冷地扫过面无人色的崔文璟和那位几乎站立不稳的王姓官员,声音不高,却带着凛冽的寒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王家此举,假借家族之名,行胁迫臣子、图谋私利之实,甚至劳烦太上皇出手过问,实乃跋扈妄为,大不敬!杜爱卿能得太上皇垂怜,暗中相助,救回家人,脱离苦海,更足见尔之忠诚堪嘉,与世家勾连之说,纯属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