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洁的经历,堪称一部与官僚主义和贪腐斗争的辛酸史。
五年前,作为技术骨干,她负责市里一项重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她发现承包方偷工减料,使用劣质建材,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她多次向上级(时任水利局长,王振涛提拔)反映,提交详实的检测数据,却石沉大海,反被指责“不懂变通”、“影响工程进度”。
她不肯妥协,顶着巨大压力,直接向省水利厅实名举报。最终,问题被查实,工程返工,承包商被罚,相关责任人被处理。但张雅洁的“不懂事”也让她付出了代价——被调离核心岗位,发配到县水文站做一个“闲职”,负责整理历史水文资料。
即使身处边缘,张雅洁的心从未离开过江河。
她利用水文站积累的数据,结合最新的气象模型,独立开发了一套精度更高的区域性洪水预警模型,在去年一次突发暴雨中,成功预测了良宜县某支流可能出现的超标准洪峰,为下游三个乡镇争取了宝贵的撤离时间,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
然而,这份功劳,却被当时的县领导轻描淡写地归功于“上级指导有力”。
她的自荐材料里,附上了那份预警模型的技术说明和成功案例,以及当年举报材料的复印件,字里行间透着不屈和坚持。
“一个技术专家,因为坚持原则,因为说了真话,就被打压、被雪藏?”郑开叶看着张雅洁的材料,特别是那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预警模型报告,深感痛心,“‘芯火’生态城紧邻水源,水利安全是生命线!花都的水利枢纽,更需要这样有专业、有担当、有风骨的‘铁娘子’!通知她,和宁安的李卫国一起来!”
重明县,花都的农业大县,素有“米粮川”之称。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丰收,四十八岁,农学硕士毕业,却常年一身泥一身汗地泡在田间地头,被农民亲切地称为“泥腿子教授”。
他自荐的方向是“芯火”配套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总监或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科技推广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