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依旧是怀才不遇的人

去年夏天,花都遭遇特大暴雨,津宁区一座建成仅三年的跨河大桥(非林卫东监督)发生严重桥墩倾斜险情,交通中断。

而同期,由林卫东全程严格监督的一座大型下穿隧道,在同样严峻的考验下安然无恙,成为救灾的生命通道。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但林卫东并未因此得到应有的表彰,反而有人私下议论他“运气好”。

林卫东的自荐材料,附上了他历年签发的质量安全整改通知书存根(厚厚一摞)、他编写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以及那座在暴雨中屹立不倒的隧道照片。

他的诉求很简单:给我一个平台,让我把好“芯火”和花都未来重大工程的质量安全关!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芯火’容不得半点豆腐渣!城市建设的良心,就体现在这些‘较真’的人身上!”郑开叶看着那座坚固的隧道照片,又想起险情不断的大桥,深感震撼,“工程质量的守护神!‘芯火’的百年基业,需要这样的‘良心秤’!让他来,给他应有的权威!”

三天后,花都市政府小会议室。

郑开叶亲自坐镇,钱明、纪委王书记、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分坐两侧。

李卫国、张雅洁、陈丰收、赵海生、吴振兴、孙正刚(由便衣陪同)、周晓慧、林卫东八人,带着各自的沧桑、坚毅和未竟的抱负,坐在了郑开叶对面。

他们来自花都的各个角落,代表着七区六县最坚实、最沉默的力量。

郑开叶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饱经风霜却眼神清亮的面孔,没有过多的寒暄,开门见山:

“各位同志,欢迎你们,我看了你们每个人的材料,听了你们的故事,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守住了良心,扛起了责任,付出了心血,却遭遇了不公,这不是你们的错,是花都过去一段时期政治生态出了问题,是机制还不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