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暗森林中的光芒”**:她将“红土”舱试验引申到载人火星计划。“当我们向火星,向更远的深空派遣人类,我们不仅是探索者,也是信标。核热推进的光芒,生命维持舱的微光,在浩瀚宇宙尺度下或许微不足道,但在‘黑暗森林’的理论框架下,任何主动释放的技术信号都可能暴露自身。我们是否有权代表全人类,点燃这束可能引来未知注视的光芒?知情同意的边界在哪里?”
* **“敬畏与僭越”**:她再次提及父亲的遗训。“对宇宙规律的探索是科学的本能,但当我们掌握的力量开始触及生命创造(封闭生态)、能量本源(核聚变/裂变)、甚至可能改变文明轨迹(深空殖民)时,我们必须保持‘敬畏’。敬畏不是退缩,而是认识到人类认知的有限性、技术后果的不可完全预测性,以及在宏大宇宙尺度下人类文明的脆弱性。缺乏敬畏的僭越,可能带来的是文明的湮灭而非升华。”
她的课堂常常陷入激烈的辩论和长久的沉默。这些思考,如同冰冷的雨滴,洒落在“麒麟”基地火热的技术狂飙之上。
热试车的空前成功极大地刺激了石松的雄心。1986年初冬,他再次飞抵柔佛基地。站在K-1试车台那被烈焰熏烤过的庞大身躯前,他的眼中闪烁着比核火更炽热的光芒。
小主,
在KRC顶层指挥室,他对着巨大的星图和基地沙盘,向叶文洁和核心团队抛出了更宏大的蓝图:
1. **登月计划(代号:桂宫):** “麒麟的核热引擎,不仅属于火星!我要在基地开辟第二条战线,同步发展载人登月能力。利用NTP引擎的高比冲优势,我们可以构建地月轨道摆渡飞船,在月球南极建立小型前哨站,目标是在1990年代中期实现常驻。月球基地将成为深空探测的中继站、资源补给点,更是展示‘麒麟’和东盟力量无可争议的里程碑。” 他展示了初步概念图:基于NTP上面级的月球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
2. **深空无人机探索计划(代号:谛听):** “我们的‘眼睛’不能只盯着火星和月球。叶教授,你的深空信号研究需要更强大的平台。我要求立即启动‘谛听’计划,研发基于先进离子推进或小型化核电源(利用K-1技术衍生)的深空探测器。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向木星系统、柯伊伯带甚至奥尔特云方向,发射数颗具备长寿命、高自主性、强大通信和科学载荷的探测器。它们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验证叶教授之前捕获的深空异常信号,并主动‘倾听’更广阔的宇宙。” 他特别强调,“谛听”探测器将搭载最先进的射电接收和信号分析设备,其设计目标直指叶文洁的理论需求。
石松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叶文洁身上,带着征询,但更多的是不容置疑的决心:“叶教授,这两项计划将极大拓展‘麒麟’的战略纵深和科学价值。所需资金和资源,由我全额追加,不挤占原‘核火’计划核心预算。技术路线,依托现有基础和‘系统’支持,完全可行。关键在于你的科学团队能否支撑这更广阔的研究方向?时间紧迫,我需要你的意见。”
指挥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向叶文洁。登月计划的政治象征意义和技术挑战巨大,“谛听”计划则直接关联到她最核心的宇宙探索和潜在的SETI目标,但同时也意味着将主动释放更多技术信号和探测信号进入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