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阿淇的演艺

阿淇用手背胡乱抹掉眼泪,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绝望:“惊…惊以后,别人只记得我脱衫(脱衣服)的样子。”这是她踏入这个泥沼后,第一次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恐惧。

**卷二 过境(1996-1997,香港·观塘永发工业大厦)**

香港。1996年,三级片黄金时代已近尾声,但观塘永发工业大厦这座灰扑扑的庞然大物,依旧是无数香艳幻梦的廉价孵化器。狭窄的电梯间永远弥漫着汗味、廉价盒饭和消毒水的气息。电梯每停一层,都能隐约听到不同摄影棚里传出的声响:这一层是夸张的调笑声和啪啪的拟音,上一层是导演暴躁的“Cut!”和“Action!”,再上一层可能是女演员压抑的哭泣或男演员粗重的喘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疲惫、麻木又带着末路狂欢的奇特氛围。

这位以快手和商业嗅觉闻名的“肥螳螂”,用一份精心设计的“漏洞合同”,成功地将阿淇从柯俊雄的“保护”下“撬”了过来。代价是未来几部影片的拷贝分成,一个对新人来说极其苛刻的条款。消息传回台北阳明山别墅,据说柯俊雄当场摔碎了一只价值不菲的明代青花瓶。碎片四溅的脆响之后,他最终只冷冷地回了一句话,经由助理转述:“让她去。香港那个地方,只会比这里更烂。”

阿淇第一次独自一人走过罗湖口岸那道狭窄、漫长、充满焦灼感的通道。她攥着一张薄薄的单程证,口袋里仅剩的三百港币纸币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香港的空气是咸湿、拥挤而滚烫的,与台北的湿冷截然不同,扑面而来的粤语声浪让她无所适从。巨大的霓虹招牌和双层巴士呼啸而过,带来强烈的眩晕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部片叫《心经Ⅲ》,典型的跟风之作。与她搭戏的,是早已成名的艳星丽珍,以及以健硕身材和独特气质在三级片领域独树一帜的锦江。

片场设在永发工业大厦一个改造过的旧仓库里。闷热,通风极差,只有几台大功率的工业风扇徒劳地搅动着粘稠的空气。阿淇第一次见到徐锦江本人。他正坐在角落一个简陋的折叠椅上,已经剃好了标志性的光头,露出饱满的头型,巨大的身躯在狭小空间里显得很有压迫感。化妆师正往他虬结的、雕塑般的古铜色肌肉上涂抹一层亮晶晶的油脂,让它们在灯光下能呈现出完美的光泽。然而,与这充满原始力量感的外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正低着头,专注地用一支炭笔在一本速写本上快速地勾勒着什么,神情沉静得与周围嘈杂的环境格格不入。

开拍前,他抬眼看到有些局促不安的阿淇,眼神里没有常见的审视或猎奇,反而带着一丝温和的理解。他放下炭笔,从旁边一个皱巴巴的纸袋里摸出一颗深褐色、裹着白色糖霜的话梅,用粗大的手指捏着,递到阿淇面前。

“含着它,”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北方口音,低沉而清晰,“生津,等下……就不会太干呕。”他的目光坦荡,仿佛递过来的不是一颗小零食,而是一剂实用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