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大年初六,香港 石松亲王行宫)**
告别了大奶奶和那栋充满旧时光气息的老宅,石峰和阿玉在石安的陪同下,踏入了石松亲王位于香港深水湾的庞大行宫群。与半山老宅的古朴截然不同,这里戒备森严,气派非凡,处处彰显着石氏在东南亚的无上权势。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如同赶场一般,穿梭于行宫内的各个独立院落,拜访二爷爷石松亲王那十几位身份各异的“奶奶”们。过程堪称一场浓缩的宫廷剧:
* **二伯母罗阿秋:** 最为热情亲切,拉着阿玉的手嘘寒问暖,对石峰更是关爱有加,直夸他“越来越像他爷爷(石瑞)年轻时候了”。
* **其他几位“奶奶”:** 态度各异。有的端着架子,言语间带着审视和疏离;有的则显得谨小慎微,笑容里带着讨好;还有几位年轻些的,对石峰这位“侄孙”和阿玉这位“总裁助理”充满了好奇,话题总离不开深圳的繁华和娱乐圈的八卦。石峰应对得体,阿玉乖巧伶俐,礼物(多为顶级护肤品、珠宝首饰)送到位,气氛倒也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然而,所有拜访的重中之重,是那位身份最为特殊的“奶奶”——**东南亚联盟女王,周璇**。她并不住在行宫主建筑群内,而是在行宫后部一处临海、环境更为清幽独立的院落——“璇宫”。
当石峰和阿玉在石安的引领下,穿过层层守卫,踏入“璇宫”那扇厚重的雕花木门时,一股肃穆、宁静又带着一丝暮霭沉沉的气息扑面而来。内部陈设融合了南洋风情与中式典雅,大量运用了深色的名贵木材、象牙雕刻和色彩浓烈的丝绸。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宁神的高级熏香味道。
在铺着厚厚波斯地毯的宽敞会客厅里,他们见到了这位传奇的“圣女女王”。
周璇女王端坐在一张宽大的、铺着明黄色锦垫的紫檀木椅上。她已**七十七岁高龄**,身形瘦削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穿着一件剪裁极其考究、绣着繁复金线的深紫色长袍。银白色的长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戴着一顶小巧精致的白金冠冕。她的脸上布满深刻的皱纹,皮肤松弛,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疲惫和衰弱,但那双眼睛——虽然眼窝深陷,却依旧明亮、深邃,如同古井般沉淀着无尽的智慧、沧桑和一种近乎洞察灵魂的力量。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周身散发出的威严与宁静的气场,便让整个空间都为之沉凝。
“石峰...和阿玉,来了。”她的声音苍老、沙哑,语速缓慢,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她微微抬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坐在下首的锦墩上。
侍者奉上香气清雅的茶点后便悄然退下,厅内只剩下女王、石峰、阿玉和侍立在女王身侧一位面容沉静、眼神锐利的中年女官。
“孩子们,坐近些...让我看看。”周璇的目光缓缓扫过石峰的脸庞,那与石松年轻时有几分相似的轮廓让她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追忆,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像...真像...松哥当年...”她的声音低了下去,仿佛陷入了短暂的回忆。
石峰和阿玉依言稍稍靠近。近距离下,更能感受到女王身上那股浓重的、属于生命尽头的暮气。她的手指枯瘦,搭在扶手上,微微颤抖着。旁边的书案上,摊开着一些文件,最上面是一份用特制金墨书写的、格式庄重的诏书,旁边还放着一方古朴的玉玺——那是在**起草传位诏书**,将东南亚联盟名义上的王位,在她身后正式传给石松亲王。石峰心中了然,这位女王,自知时日无多了。
“璇奶奶,”石峰语气恭敬,带着晚辈的关切,“您身体可好?孙儿和阿玉给您拜年,祝您凤体安康,福泽绵长。”
周璇微微扯动嘴角,露出一丝极淡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看透世情的豁达,也有一丝挥之不去的落寞:“老了...不中用了。这副皮囊,怕是撑不了几年了。”她并不避讳谈论死亡,目光扫过那份诏书,“该安排的...总要安排好。这个位置,是松哥给我的,最后...也该还给他,或者他指定的人。”
她顿了顿,目光重新聚焦在石峰和阿玉身上,带着一丝长辈的温和:“你们...很好。松哥提起过你,石峰。说你在深圳做得有声有色,比他那些不成器的子孙强多了。阿玉姑娘...也温婉懂事。”她的目光在阿玉脸上停留片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谢谢璇奶奶夸奖。”石峰和阿玉齐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