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开局写的有点问题,这段时间一直在修改,有点焦头烂额。希望大家莫怪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白山腹地的春天虽然来得迟,但一旦到来,便势不可挡。
阳光变得热辣起来,彻底驱散了残冬的寒意,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山野,唤醒沉睡的土地。
坡地上的积雪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湿润、深褐色的泥土,散发着春天特有的、混合着草根和微生物活动的蓬勃气息。
溪流解冻,潺潺水声比冬日里响亮了许多。
李家坳的社员们纷纷走出家门,扛起闲置了一冬的农具,走向各自的生产队田地,一年一度的春耕大幕正式拉开。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
李满仓家也不例外。
不过,他们除了要打理生产队分配的口粮田和自留地外,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种植药材。
去年秋天开垦、深翻并施足了底肥的那几亩村尾荒地,此刻已经变得松软而肥沃。
李满仓带着全家人,开始了这项关乎未来重要收入的劳作。
清晨,天刚蒙蒙亮,李家人便已经聚集在药材地头。
李满仓自己和李满屯负责最重的力气活,用镐头和铁锹进行最后的精细整地,开挖规整的种植沟和定植穴。
李满仓对行距、株距要求严格,确保通风透光。
王秀芹和春梅负责相对细致的活计,按照李满仓要求的深度和间距,在挖好的沟穴中播种或栽苗。春梅细心,正好胜任。
铁柱和铁蛋两个半大小子力气足,负责挑水、运送种苗和肥料等辅助工作。
夏竹、秋菊、冬兰、铁牛、娟子几个年纪小的孩子,则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轻活,比如将较大的土块敲碎,捡出地里的石块草根,或者在播种后覆盖薄土。
在正式下种前,李满仓将准备好的柴胡和黄芪种子(一部分是托胡秋萍从外地弄来的优良品种,一部分是他自己在山里采集筛选的),用稀释过的灵泉水进行了浸泡。
“爹,这种子为啥要泡水啊?”夏竹好奇地看着父亲将种子倒入兑了清水的木盆里。
“这样种子更容易发芽,长得壮实。”李满仓简单解释道,没有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