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光影与信物

虽然将婚礼筹备的杂事大多交给了父母,但吴普同和马雪艳心里清楚,有些事,是必须由他们自己亲自去完成、去体验的。这不仅是仪式感的需要,更是他们为自己这段感情留下珍贵印记的过程。在工作间隙,两人开始小心翼翼地规划并实施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婚前准备”。

最先提上日程的,是拍结婚照。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小城青年中,已然成为婚礼前不可或缺的一项。某个两人都休息的周末,他们相约在保定市区见面。没有去那些门面豪华、广告打得震天响的大影楼,而是在同学的推荐下,找到了一家藏在老街区、口碑不错的中等规模照相馆。

照相馆的门脸不算大,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几幅放大的婚纱照样板。照片上的新郎新娘妆容精致,穿着华丽的婚纱和礼服,背景是绘制的宫殿或花园布景,笑容标准而灿烂。吴普同和马雪艳在橱窗外驻足看了好一会儿,心里既期待又有些许忐忑。

“进去看看?”吴普同侧头问马雪艳。

“嗯。”马雪艳点点头,挽住了他的胳膊,像是要从他那里汲取一点勇气。

推开玻璃门,一股淡淡的脂粉和相纸药水混合的气味传来。一个穿着得体、笑容可掬的老板娘迎了上来。“二位是来拍结婚照的吧?恭喜恭喜!快请里面坐!”她热情地将两人引到接待区的沙发上,又麻利地倒了两杯温水。

老板娘拿出几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是各种风格的客片和样片。“咱们这有中式、西式的,有内景、外景,服装也有很多选择。二位可以先看看喜欢哪种风格?”

吴普同和马雪艳凑在一起,一页页地翻看着。照片上的人都很美,但那种过于完美的姿态和背景,总让他们觉得有些距离感。

“我们……就想拍得自然一点,”马雪艳小声地对老板娘说,“不用太花哨,像我们就行。”

吴普同也附和道:“对,简单大方点的就好。”

老板娘经验丰富,立刻明白了他们的意思,推荐了一套性价比高的内景套餐,包含三套服装(一套白纱,一套旗袍,一套便装),以及相应数量的底片和几种尺寸的相册、摆台。价格在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