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不存在的《皇后区异常现象说明书》,
其第一页的载体,古怪又仓促——是由一台拆解的微波炉、三部老式手机,再加上一枚从儿童玩具里拆出的声音芯片,拼凑而成。
托尼·斯塔克给这个怪异组合体,起了个名字:
因果律谐振器
它不发射信号,也不接收信息。
唯一的功能,只有“倾听”——倾听这片区域里,原因与结果之间,那条正变得愈发脆弱的无形之弦,是如何被悄然拨动的。
“数据来了。”
托尼指着老旧的示波器屏幕。
上面没有规律的波形,只有一连串无序的跳动光点,像心电图骤停前,最后的挣扎。
“每一次彼得产生带有‘创造性’的念头,这里的熵就会瞬间跌至谷底。现实,会变成一张等待他下笔的白纸。”
高士奇像一道沉默的影子,立在他身后。
他体内的斯特兰奇,正以那双看透维度的眼睛,洞悉着现象的本质:
彼得正无意识地将周遭现实,拖入那片“量子叠加态”的混沌之海——在那里,所有可能性都悬浮着,未经定义。
而他最微末的一个念头,便会化作那只观测的手,让混沌骤然坍缩,让无数可能,凝结成唯一的现实。
“而当他没有主动‘创作’时,”
托尼的声音沉了沉,
“‘上帝’的意志,或者说这世界本身的‘惯性’,就会钻进来填补这片真空——用那些被丢弃的……毫无意义的念头。”
这便是规则一:彼得是握笔的画家,当他搁下画笔,画布自会滋生霉斑。
“怎么才能让他摆脱这种状态?”高士奇问道。
“我们需要受控实验来测试。”
托尼说道,
“我们必须找到引起坍塌的‘变量’——足够简单,足够乏味,不至于惊动‘上帝’,却又能稳定触发‘坍缩’。”
他从厨房里,拿出老旧的烤面包机,放在了工作台中央。
托尼没有改装它,只是将谐振器的探针,小心翼翼地贴在了它的金属外壳上。
“好了,”
他就像是在进行一次炸弹拆除,
“现在,我们需要一个‘因’。”
高士奇伸出一根手指,对着那台烤面包机,注入了一个最微不足道的纯粹意识。
定义:“这台烤面包机,非常想烤出一片完美的金黄色吐司。”
他赋予了这台机器“渴望”。
下一秒,烤面包机内部的加热丝,瞬间亮起。
示波器上的光点,疯狂地闪烁。
“叮”的一声,一片吐司,从槽口里弹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