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让我们将历史的镜头聚焦于西汉王朝那看似富丽堂皇、实则根基已朽的转折时代——
汉成帝刘骜在位的二十六年。
这段时期,是西汉帝国无可挽回地滑向深渊的“加速度”阶段。
汉成帝本人,并非暴虐之君,却以其极致的怠惰与放纵,亲手为帝国的棺材钉下了第一颗,也是最致命的一颗钉子。
汉成帝刘骜,是汉元帝刘奭与皇后王政君(王莽的姑母)所生的嫡子。
幼年时,他深得祖父汉宣帝的喜爱,亲自为他取名“骜”(意为千里马),寄予厚望。
史载其“好经书,宽博谨慎”,一度是朝野上下认可的合格继承人。
然而,这层“好学生”的表象之下,隐藏着致命的弱点。
随着年纪增长,刘骜逐渐沉溺于饮酒和宴乐。
他的父亲汉元帝本身优柔寡断,对这位太子虽有不满,但碍于其母王政君及外戚史丹等人的维护,最终未能废黜他。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十九岁的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
他接手的大汉帝国,虽经元帝一朝,皇权已见衰微,外戚宦官势力抬头。
但庞大的官僚体系仍在惯性运转,帝国表面依然维持着“昭宣中兴”留下的庞大家底。
然而,这位新“董事长”的履职表现,将彻底耗尽帝国的最后一丝元气。
汉成帝的统治,可以概括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权力弃守”。
他的怠政,达到了中国历史上诸多昏君都难以企及的“境界”。
汉成帝极度厌恶宫廷的礼仪约束和枯燥的朝会。
他发明了一套独特的“出游”方式——
“微行”。
即换上平民衣服,带着少数亲信,偷偷溜出皇宫,在市井巷陌中流连,或到宫外臣子家中饮酒作乐。
他自称“富平侯家人”,俨然以扮演普通人为乐。
这种将治国视为儿戏、视皇宫为牢笼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对皇帝责任的极端厌恶和逃避。
汉成帝生命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女人:许皇后和赵飞燕、赵合德姐妹。
? 早期他宠爱许皇后,疏于朝政。
后许皇后年长色衰,成帝转而迷恋能歌善舞的阳阿公主家歌女赵飞燕,将其召入宫中,不久又将其妹赵合德一同纳入。
赵飞燕被立为皇后,赵合德为昭仪,宠冠后宫。
? 成帝对赵氏姐妹的宠爱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他为赵合德修建极其奢华的“昭阳舍”,自己则沉溺于温柔乡中,直言不讳地说:“吾当老死在(赵合德)此乡中,不愿效武帝求白云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