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下的督师府内,史可法仍在为军饷奔走,而扬州城的繁华夜市依旧笙歌不绝。这座他最受爱戴的城市,却成了他最无力的战场。
朱及第的声音在直播间里缓缓响起,带着一种少有的沉重:老铁们,史可法在做出最后决定时,内心其实比谁都清楚。他知道自己的坚守很可能会给扬州带来灭顶之灾,但他更知道,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
画面切换到史可法在督师府中书写奏章的场景,烛光摇曳,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轻声解读:在现存的史料中,我们发现史可法其实有过多次撤退的机会。但他最终选择留下,这不仅仅是为了尽忠,更是为了给江南诸城树立一个榜样。
叶赫那拉大贝勒补充了一个细节:史可法在最后的书信中写道:吾此举,非独为扬州,实为江南诸郡示以死守之决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牺牲,唤醒江南各地的抵抗意志。
这时,直播间里的弹幕开始滚动:
网友【熬夜冠军】:我好像懂了,史可法这是要用自己的生命给其他城市上课啊!
网友【一颗仙人掌】:这代价也太大了,用一座城的命运来传递一个信号...
网友【午后红茶】:他明明可以退守南京,却选择在扬州死战,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啊!
朱及第看着弹幕,点头说道:没错,史可法的选择蕴含着更深层的战略思考。他知道扬州是江南的门户,如果连扬州都不战而降,那江南各地就会望风归顺。相反,如果扬州能够展现出誓死抵抗的决心,哪怕最终城破,也能激励其他城市继续战斗。
碳水教父若有所思地问:那史可法有没有想过,他这样做反而会给清军屠城提供借口?
这正是最令人痛心的地方。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接过话头,史可法完全预见到了可能的后果,但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若以吾一人之死,能醒江南百万军民,则死得其所。他希望用扬州的血,唤醒整个江南的抗清意识。
画面中,史可法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清军的营火,眼神中既有决绝,也有深沉的忧虑。朱及第动情地说:在这一刻,史可法不再只是一个军事统帅,更是一个要用生命传递信念的殉道者。他知道自己可能挽救不了扬州,但他希望用自己的牺牲,为江南其他城市争取思考和准备的时间。
夜色渐深,扬州城内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唯有督师府的烛光依然明亮。史可法的选择,正在这一刻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