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史可法的最后时刻与后世传说

画面给到了被押至多铎面前的史可法。他虽伤痕累累,衣衫染血,却挺立不跪。

“叶赫那拉大贝勒”补充细节道:“据一些清人笔记记载,史可法当时对多铎厉声喝道:‘我乃天朝重臣,岂肯苟且偷生,做万世罪人!我头可断,身不可屈!’多铎再次劝降无效,最终下令处死。史可法在城南的扬子江畔(或称梅花岭)慷慨就义,时年四十四岁。”

“然而,”“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提出了另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也有不少史料,比如《小腆纪年附考》等,倾向于‘乱军中被杀’说。当时场面太乱了,史可法在混战中身中数刀,倒地殉国,等清军清理战场时才发现他的遗体。因为面容受损或遗体众多,一开始甚至没能立刻辨认出来。”

朱及第总结道:“所以,关于史督师是‘被俘就义’还是‘阵前战死’,史学界至今仍有讨论。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指向同一个悲壮的结局——他实践了自己‘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誓言,没有离开扬州一步,最终血洒疆场,为国尽忠。”

天幕上,朱及第看着直播间里汹涌的弹幕,点了点头:“老铁们问得好,史可法究竟是如何殉国的,正史记载不一,而这恰恰催生了后世无数‘不死’的传说。在当时的百姓心里,他们宁愿相信一个更富有希望的故事。”

随着他的话音,天幕上浮现出各式各样、来自不同地区的民间传说片段。

“江南渔村的版本”:画面中出现一个老渔夫,在摇曳的船灯下对围坐的孩童们低声讲述:“……史督师哪有那么容易死?那天晚上江上起了好大的雾,他骑着白马,踏着波浪就过了江,到南边搬救兵去了!”

“西北边陲的流言”:场景切换,一个行脚的商队在客栈里交换着消息。“听说了吗?‘闯王’李自成当年也没死,史督师跟他汇合了,正在西边山里操练兵马,等着时机杀回来呢!”尽管时间线错乱,但这种将不同时期的英雄糅合的传说,却显示了民间朴素的期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深山隐士的见闻”:甚至有传说描绘,有人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中,见过一位青衣文士与僧人对弈,其容貌气度,像极了史可法。人们传说,他并非逃避,而是在山中等待天下有变,再现身匡扶大明。

朱及第看着这些生动的民间创作,解释道:“大家看到了吧?这些传说在地理上横跨大江南北,在情节上五花八门,但核心只有一个:史可法没有死,他还在某个地方继续战斗,或者等待着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