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环视众人,下达一连串命令:“第一,各师、旅级指挥部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转移,并建立至少两个备用指挥所;第二,加强防空警戒,尤其防范日军小股飞机低空偷袭;第三,通讯密码立即更换,启用备用密码本;第四,与友军联络,尽量使用有线电话或人工传递,减少无线电使用。”
炮兵旅长赵承绶提出担忧:“军座,频繁更换指挥部会影响指挥效率。而且,我军炮弹库存……”
“效率重要,还是指挥部被端掉重要?”何志远打断他,“炮弹问题我来想办法。当务之急是保证指挥体系的安全和隐蔽。”
会议最终决定,在稳妥防御的前提下,寻找战机,以一场战术胜利来祭奠佟麟阁将军。
上午十时,一位不速之客到访——晋绥军骑兵师长赵承绶(与88军炮兵旅长同名)。 他带来了一封傅作义亲笔信。
“何军座,傅长官闻听佟将军噩耗,万分悲痛。他判断日军下一步极可能趁我军新丧,士气受挫之机,加大攻势。特命我率骑兵一团前来听候调遣,以示晋绥军与中央军共进退之决心。”
何志远接过信,心中感慨。傅作义此举,既是雪中送炭,也暗含了在华北战局中扩大影响力的意图。他握住赵师长的手:“感谢傅长官厚谊,感谢赵师长鼎力相助!贵部骑兵来得正是时候,我军正缺一支强大的机动力量。”
下午二时,何志远视察后勤医疗系统。 白求恩大夫正在指挥医护人员搭建新的隐蔽医疗点。
“何将军,昨天的战斗又送来三百多重伤员。药品,特别是麻醉剂和消炎药,快见底了。”白求恩脸上写满疲惫和焦虑,“我们必须做好应对更大规模伤亡的准备。”
何志远看着帐篷里躺满的伤员,沉声道:“白大夫,辛苦了。药品最迟明天会有一批到位。另外,我决定将医疗队分散配置,每个团设立一个前沿救护所,减少伤员后送过程中的二次伤亡。”
傍晚六时,侦察兵带回关键情报。 雷克明亲自回来汇报,浑身泥土,但眼神锐利:“军座,摸清楚了!日军第十四师团主力确在向黑龙潭移动,但像是佯动。其真正杀招是刚抵达的关东军一个重炮联队,隐蔽在张家洼一带,装备有150毫米加农炮,射程足以覆盖我军纵深指挥部原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何志远倒吸一口凉气!若非佟麟阁将军的鲜血警醒,及时转移了指挥部,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