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的独立实验室内,袁北山双眼赤红,死死盯着“科谱特-九号”吐出的最新一批分析数据。
“成了!”
他一声嘶吼,整个人几乎要瘫倒在椅子上。
困扰了他和团队半个月的一个关键瓶颈,在这台新设备的强大算力下,只用了三个小时就找到了最优解。
“数据立刻传给论文三组!让他们把最后一部分补上!”
“快!快!快!”
整个海科大科研楼,此刻就是一个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新到的“科谱特-九号”生产线被拆分成了数个独立分析单元,二十四小时不停地为各个课题组提供着实验数据。
走廊里,是学生们端着咖啡、抱着笔记本电脑飞奔的身影。
会议室里,是林振华、石破天等顶级大牛对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向底下的学生们咆哮着讲解。
而在这片狂热的海洋中,有一群人格格不入。
他们是国内十几家顶尖学术期刊请来的资深编辑,以老刘为首,本来是受重金所托,来给海科大的“论文冲刺”进行最后的“润色”和“质检”的。
起初,他们还抱着一丝职业的审视和前辈的优越感。
三天后,这种优越感被砸得粉碎。
现在,他们看那些学生,眼神都不太一样了。
那不是在看学生,那是在看一个个行走的知识宝库。
“别动!先别动!”
计算机科学期刊的年轻编辑小张,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把按住旁边正要提交论文的学生。
他的手指因为激动而颤抖,指着屏幕上的一段代码。
“这……这个增强型蚁群算法……你们这个参数优化思路……”
小张的声音变了调,像是看到了神迹。
“它……它解决了‘局部最优陷阱’!这个困扰了我们领域快十年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那个学生被他吓了一跳,挠了挠头:“哦,陈院长带我们推演了三天,好像是解决了。他说原来的模型太笨了。”
小张的呼吸急促起来,他不管不顾地推开椅子,像疯了一样冲出会议室。
“陈院长呢?陈天穹院长在哪?!”
他抓着一个路过的学生就问,样子活像一个狂热的追星族。
“求求你,让我见他一面!我就问一个问题!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