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人间神只,以非凡人

晨光穿透静修室的窗纱,落在龙渊周身,与“罚恶令”散发的金光交织成一片神圣的光晕。他盘膝而坐,体内的“罚恶”之力正以一种全新的韵律流转,每一次循环,都有更多纯粹的正面情绪融入其中,让力量变得愈发温润而磅礴。经历过情绪力量的实战淬炼,他的气息已然不同——以往的凛冽锋芒收敛于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可测的厚重,如同广袤的大地,既承载着惩罚罪恶的雷霆之力,又蕴含着守护生命的温柔底蕴。

龙渊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流光一闪而逝,原本漆黑的瞳孔深处,竟浮现出淡淡的金色纹路,如同“罚恶令”的缩影。他抬手一挥,一缕“罚恶”之力悄然溢出,没有引发任何气流震荡,却精准地落在桌角的一片落叶上。那片落叶没有被击碎,反而在金光的包裹下,缓缓化作点点荧光,消散在空气中——这是力量完全由心掌控的体现,以往的刚猛之力,如今已能收放自如,于细微处彰显神威。

“从被动承受规则,到主动运用规则,再到融合人心之力……”龙渊低声自语,指尖轻轻触碰胸前的“罚恶令”,令牌上传来温热的触感,与他的心跳同频共振。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罚恶”规则的连接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执行者”层面,更像是规则的“化身”。他的意志,便能引动规则之力;他的行动,便是规则的具象体现。这种蜕变,让他彻底脱离了凡人的桎梏,踏入了“人间神只”的领域。

但他并未因此滋生丝毫傲慢。因果反噬的教训仍在眼前,人性的复杂他亦深有体会。他清楚,所谓“神只”,并非高高在上的主宰,而是默默守护的行者。他的力量源于规则,更源于人心的正向呼应,一旦背离“守护生命、惩罚罪恶”的初心,这份力量便会失去根基,反噬自身。

就在这时,“罚恶令”的金光突然剧烈波动起来,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甚至带着一丝急促的警示意味。龙渊心中一凛,立刻催动“未来之眼”,这一次,识海中不再是破碎的碎片,而是一幅近乎完整的画面,清晰得令人心惊。

画面中,江南市的市中心广场上,数万名市民正聚集在一起,参加一年一度的“江南文化节”。广场中央的高台上,市长正在发表讲话,周围彩旗飘扬,人声鼎沸,一派祥和景象。然而,就在下一秒,广场地下的管道突然发生剧烈爆炸,冲天的火光瞬间吞噬了半个广场,无数人在爆炸中倒下,鲜血染红了地面。更恐怖的是,爆炸引发了连锁反应,广场周围的几栋高楼相继坍塌,烟尘弥漫,哀嚎声、哭喊声震天动地。

而在广场对面的一栋写字楼楼顶,那个戴着骷髅面具的末日教核心人物正伫立在风中,手中高举着那个诡异的图腾,周身环绕着浓郁的黑暗能量,如同来自地狱的魔神。他的嘴角似乎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充满了毁灭的快意。在他的脚下,摆放着数十个信号发射器,显然,这场爆炸正是由他远程操控引发的。

画面的最后,江南市陷入一片混乱,人心惶惶,罪恶滋生,原本繁华的城市如同人间炼狱——这是末日教的终极计划,通过摧毁城市的核心区域,引发全局性的恐慌与混乱,从而实现他们“颠覆秩序”的野心。

“因果权重极高,恶意纯度极致。”龙渊瞬间做出判断。这场爆炸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数十万人生死存亡的危机,更会动摇整个江南市的因果根基,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灾难,其权重之大,远超他之前应对的任何一次危机。而骷髅面具男的恶意,纯粹到没有丝毫杂质,是对生命的极致漠视,对秩序的极致憎恨,完全符合“可干涉”的标准。

但这一次,他面临的挑战远比以往严峻。骷髅面具男的力量远超之前的所有末日教成员,甚至已经触及了黑暗规则的边缘,普通的攻击根本无法对他造成实质性伤害;而且,爆炸装置被隐藏在广场地下的管道中,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想要在不引起恐慌的情况下逐一拆除,几乎不可能;更重要的是,广场上聚集了数万名市民,一旦行动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规模的踩踏事件,造成二次伤亡。

“正面强攻不可取,逐一拆除不现实,必须找到一个能同时解决始作俑者与爆炸危机的方法。”龙渊的大脑飞速运转,神念瞬间覆盖整个江南市,一方面锁定骷髅面具男的位置,另一方面仔细探查广场地下的爆炸装置分布。

他发现,所有的爆炸装置都连接着同一个信号源,而这个信号源,正是骷髅面具男手中的图腾。只要摧毁图腾,切断信号,所有的爆炸装置就会失去引爆的指令。但骷髅面具男周身的黑暗能量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想要突破屏障摧毁图腾,必然会引发他的警觉,提前引爆装置。

“需要声东击西,更需要借助人心之力。”龙渊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立刻做出部署。他首先通过神念联系李建军,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局长,立刻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调动所有警力,前往市中心广场,疏散现场群众。记住,行动要隐蔽,不要引发恐慌,对外宣称是安全演练。给你半小时时间,务必将广场核心区域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小主,

“收到!”李建军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从龙渊急促而严肃的语气中,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立刻挂断电话,全力调配警力。

与此同时,龙渊的神念扩散到江南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是捕捉单一的情绪,而是如同播撒种子般,将“警惕”与“有序”的意念传递给每一个市民。这种传递并非强行干预,而是如同春风化雨,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需要尽快离开广场”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