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是匹野马,我们都知道。可现在,这匹野马长出了钢筋铁骨,还插上了翅膀。我们手里的缰绳,还拽得住他吗?”
这番话,是一把冰冷的锥子,扎进所有人的心脏。
一支不受控制的、拥有毁天灭地力量的军队。
那不是王牌。
那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凝重的气氛中,窑洞门帘被掀开。
一名通讯参谋快步走入,神色紧张。
“报告首长!A级加密渠道,收到一份来自晋西北的……长信!”
他双手捧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
信封上没有署名,只有一个特殊的火漆印记。
总指挥接过信封,入手极沉。
他撕开封口,抽出十几页写满字的信纸。
字迹刚劲有力,笔锋锐利。
是赵刚的字。
总指挥的目光落在信纸上,眉头先是紧锁。
渐渐地,他的眉峰舒展开来。
他抬起头,迎着满屋子焦灼的目光,清了清嗓子,开始念出信中的内容。
“……关于我部装备来源,兹事体大,此前未及详报,实乃形势所迫,恳请首长谅解。”
“部队中,确有一位关键人物,林凡同志。此人乃海外归国之科学家,满怀报国热忱,因不满国府腐败,辗转万里投奔我军……”
信中,赵刚用他那支如椽巨笔,将林凡的来历巧妙地包装成一个心怀家国、技术超群的爱国科学家。
将在德国的奇遇,以及那些“缴获的未来技术图纸”,都做了合乎情理的解释。
这说法匪夷所思,但至少,能摆在台面上。
“……我知道,首长们最担心的,并非武器,而是人心。”
总指挥念到这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才是关键!
“我可以向组织保证,‘铁三角’,以及如今的‘利刃’部队,其魂未变,其志未改!”
“林凡同志虽主导技术,但从未干涉我部思想建设。相反,他极力推崇‘思想是战斗力’的根本原则。”
“如今,我部每日政治学习,雷打不动。战士们白天操作新式武器,夜晚便在灯下研读《论持久战》。每个人都清楚,手中的钢枪为谁而握,炮口为谁而鸣!”
“我们讨论的,不是今天打了多少地盘,缴获多少物资。而是我们的钢铁洪流,将以何种姿态,去迎接一个崭新的、属于人民的中国!”
“李云龙同志虽性格粗莽,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老子的队伍,永远姓‘共’’!”
信的末尾,是几行力透纸背的大字。
“报告首长!”
“林凡同志的技术是利刃,而这把利刃,始终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的目标,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