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引出了西行路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劫难”——黑风山斗熊罴。
斯语在此展现了其构筑情节的匠心。
他并未将熊罴怪简单写成一个凶神恶煞的妖魔,反而刻画其虽为妖身,却颇通风雅,竟还与金池长老讲论佛法,盗取袈裟也是为了开个“佛衣盛会”。
这种设定,使得妖怪的形象顿时丰满起来,也暗示了西行路上妖魔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孙悟空与熊罴怪三次赌斗,变化腾挪,手段尽出,却也只是个平手。
最终仍是请出观音菩萨,设计用禁箍儿收了熊罴怪,带去落伽山做了守山大神。
这一难,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孙悟空神通依旧,更看到了他处理问题方式的变化——懂得了借助“上级”的力量,而非一味蛮干。
这何尝不是一种“释厄”的智慧?
《西游记》的魅力,如同陈年佳酿,在后劲绵长之中层层展开。
当读者们沉浸在黑风山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时,却不知现实中,一场因这部奇书而起的风暴,正悄然向斯语逼近。
这一日,顾磊面色凝重地来到了云顶苑。
“斯总,情况有些不对。”顾磊将一份整理好的报告放在斯语面前,“最近一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有组织的负面评论,主要集中在《西游记》的价值观导向问题上。
他们不再局限于文学批评,而是开始上纲上线,指责其‘宣扬暴力’、‘藐视秩序’、‘内含影射’,甚至……有声音将它与近期几起青少年模仿‘孙悟空’行为造成的轻微社会事件联系起来,扣上了‘危害社会安定’的帽子。”
斯语平静地翻阅着报告,指尖划过那些充满攻击性的词汇,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来源能确定吗?”
“很隐蔽,水军特征明显,但背后的金主……我们追踪到几个IP,最终指向了几家与我们有过竞争关系的文化公司,其中‘星耀娱乐’和‘环宇出版集团’的影子最重。另外……”
顾磊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我们收到一些来自文网局内部非正式渠道的风声,似乎有高层领导对《西游记》的‘不受控影响力’表示了关切。”
树大招风。斯语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