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辽土新气象

关外的春天,来得总比北直隶要晚上半拍。山海关内外,仍带着几分料峭的寒意。

但寒冷的空气中,已澎湃着一股与往年死寂截然不同的、躁动而蓬勃的生机。

督师行辕内,洪承畴伏案良久,方才搁下笔。他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眉心,目光掠过桌案上一份刚刚收到的、来自京城的邸报。

上面详细描述了京城瑞兽显圣、金水化河、万民欢腾的景象,以及北直隶各地清丈顺利、圣水分发的盛况。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一种恍若隔世的繁荣与神圣。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眼神变得复杂难明。

欣慰吗?自然是有的。

他治下的辽东,乃至整个大明北疆,正因为那位仙师的力量,摆脱了饥饿与绝望的阴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复元气,甚至变得更加强大。作为实际的治理者,他与此有荣焉。

但更多的是什么?是一种深沉的、无法与任何人言说的敬畏与隐忧。

敬畏于那改天换地、近乎创世的神力。想到那二十万顷刻覆灭又复生的大军,想到那凭空生长的粮食与军械,想到京城那活过来的瑞兽和能肉白骨的圣水……每一次回想,都让他脊背微微发凉。那是凡人无法理解、更无法抗衡的伟力。

而隐忧,正源于此等伟力。

他起身,缓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清冷的春风立刻涌入,带着泥土解冻的气息和远处校场隐隐传来的操练呼喝声。

“她给的,也能轻易收回。”

皇太极那封离间信中的话语,如同毒蛇般,时常在他心底最深处嘶鸣。

他知道那是敌人的诡计,但这句话本身,却戳中了他最无法摆脱的恐惧。

他洪承畴,如今的一切权位、威望、甚至脚下的土地、手中的军队、赖以生存的粮饷,皆系于那一位青衣女子的心意之间。

她今日可以因为需要他稳定辽东而赐予一切,他日若觉得他无用,或稍有疑虑,是否也能挥手间将这一切化为乌有?甚至将他本人,也如赵文博、刘千户般,化为猪牛?

这种命运完全操之于他人之手的感觉,对于他这样一位曾经位极人臣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煎熬。

他表面上对周安、林默恭敬有加,全力配合新政,将辽东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紧绷着一根弦,观察着,揣测着,警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