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这协议上清楚地写明了你应履行的义务,若你日后胆敢违背,我定将你绳之以法!”李砚将协议递给赵虎,严肃地说道。
赵虎看着协议,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无奈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李砚收好协议,对赵虎说道:“从今日起,你便好好履行协议。若表现良好,我自会兑现承诺。”
赵虎低着头,小声说道:“是,李大人。”
处理完赵虎的事情后,李砚又来到盐市。此时,孙六已经按照李砚的吩咐,开始着手恢复盐的正常供应,并将盐价降至合理水平。百姓们排着队,有序地购买食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终于能买到平价盐了,这日子可算是有盼头了。”
“是啊,李大人真是为我们着想,以后再也不用为盐发愁了。”
李砚看着热闹的盐市,心中感到一丝欣慰。他深知,盐和粮食是百姓生活的根本,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能真正稳定民心。
在盐市转了一圈后,李砚回到城隍庙。此时,马五前来汇报,说已经统计完受灾百姓的情况,并从赵虎的财产中拿出一部分进行了补偿。那些房屋被烧毁的百姓,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正在重建家园。
“很好,马五,你做得不错。”李砚赞许地说道,“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还要继续关注百姓的生活状况,确保他们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马五点头应道:“是,先生。我会继续留意的。”
李砚又想到了靖安王派来支援的军队,他对马五说道:“马五,你去安排一下,等靖安王的军队到达后,让他们协助我们加强息州的防御。同时,与他们的将领沟通好,制定详细的防御计划。”
“是,先生,我这就去办。”马五说完,便匆匆离去。
李砚看着马五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思索着。虽然目前息州的局势有所好转,但炎国的威胁始终存在。他必须利用靖安王派兵支援的机会,进一步加强息州的防御力量,才能确保百姓的安全。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砚一边组织百姓继续训练,提高他们的自卫能力;一边与靖安王派来的将领商讨防御策略。他根据息州的地形和周边环境,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防御计划,包括在重要路口设置岗哨、在城墙周围修建防御工事等。
与此同时,李砚还安排孙六等人在息州城内外进行巡逻,密切关注炎国的动向。他深知,炎国不会轻易放弃对息州的控制,随时都有可能发起报复行动。
小主,
在李砚的努力下,息州的防御体系逐渐完善,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安定。然而,李砚心中的担忧并未减少。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终于,在李砚的精心筹备下,一切准备就绪。息州城仿佛一座严阵以待的堡垒,随时准备迎接炎国的挑战。李砚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目光坚定而沉着。他知道,自己肩负着百姓的期望和责任,无论前方有多大的困难,他都将勇往直前,守护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百姓。
在等待炎国动静的日子里,李砚也没有闲着。他利用这段时间,深入了解息州的风土人情和民生状况。他发现,息州虽然历经磨难,但百姓们勤劳善良,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凝聚力。于是,他决定在稳定局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息州的经济,改善百姓的生活。
李砚召集了息州的一些商人、工匠和农民代表,与他们共同商讨发展大计。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鼓励商业贸易、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发展手工业等。这些建议得到了代表们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全力支持。
“李大人,您的这些想法真是太好了。若能实施,我们息州一定能重新繁荣起来。”一位商人代表兴奋地说道。
“是啊,李大人,我们农民也愿意按照您说的,尝试新的种植方法,提高粮食产量。”一位农民代表也附和道。
李砚看着众人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息州的未来一定充满希望。
然而,就在李砚满怀信心地准备大展拳脚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打破了息州暂时的平静。孙六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地对李砚说道:“先生,不好了,我们在边境发现了一些可疑的迹象,似乎是炎国的探子在活动。”
李砚心中一紧,他知道,暴风雨终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