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北伐与子午谷奇谋

一条是西北方向的陈仓道,因汉高祖“暗度陈仓”而闻名。这条道距离适中,相对平坦好走,可出口在关中平原的西端,离长安较远,而且出口处的陈仓(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也是一座坚城,同样难以攻克。

还有一条是东北方向的子午道。这条隘道是三条中最便捷的,可路况也是最差的。虽说一出谷就能到长安城下,但大军进出都很困难,粮食供应也难以保障。只要据守长安坚城,顶住蜀军初期的一两波强攻,甚至有机会将蜀军全部歼灭。

在斜谷道和子午道之间,还有一条傥骆道,南口在汉中盆地东北的傥水河谷,北口在关中平原南缘周至以西的骆谷,故而得名。不过,这条道直到曹魏正始五年(244年)曹爽伐蜀时,才在史书中出现。

基于这些分析,曹魏制定了防御预案:

一旦蜀军来攻,就由大将军曹真率领魏军西线主力驻守郿坞,封锁斜谷道口;

同时抓紧抢修陈仓城,派得力部队镇守(在城防尚未完善时,由斜谷道口的曹真军团负责机动作战);

让夏侯惇之子、安西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的夏侯楙镇守长安城,并随时准备从洛阳抽调中央军团支援长安。

从战争初期的情况看,蜀汉名将赵云、邓芝率领的部队大张旗鼓地出现在斜谷道南端,扬言要攻打郿坞,这与曹魏之前的判断大致相符。

可曹魏的将领们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赵云名气虽大,但他一直是刘备的卫队长,就像曹魏的典韦、许褚一样,没听说过他独立指挥过大兵团作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赵云怎么突然成了蜀军的主力军似的?

战争的迷雾很快就被吹散了。

就在曹真率领关中魏军主力赶到斜谷道口,满心期待着赵云、邓芝的军队出现时,陇西方向却接连传来报告,说发现了诸葛亮的主力部队。

与此同时,陇西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都发生了叛乱,响应蜀军。

曹魏方面这才意识到,自己最初的判断似乎出了问题。

“子午谷奇谋”是否可行?

关于北伐的战略目标,蜀军内部也进行过一场大讨论。

大将魏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由他率领“精兵五千,负粮五千”,从子午谷出兵,十日内直抵长安城下,打夏侯楙一个措手不及。

他认为夏侯楙“怯而无谋”,面对突袭肯定会惊慌失措,弃城而逃。要是洛阳的曹魏中央军团来增援,至少也得二十多天。

这段时间足够他收集粮草,修缮长安城防,而诸葛亮率领的大军从斜谷道进军,也能及时抵达长安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