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豆熟收仓,秤定丰饶,再播新望

选种工作持续了一个下午,共选出两百斤优质种子,分装在十个陶瓮里,陶瓮口用兽皮密封,外面再缠上汉麻绳,存放在石楼旁边的干燥仓库里。木长老特意在陶瓮上贴了木牌,标注“大豆良种,待播”,还安排了两名青壮看守仓库,防止牲口闯入或种子受潮。

“种子选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第二次播种。”张轩对木长老说,“你安排青壮,明天就开始翻地,几把十亩地都翻松,撒上兽粪当底肥;风长老负责准备灌溉的木桶和汉麻绳,确保播种后能及时浇水;羽尾长老准备些草木灰,播种时撒在地里,能防虫还能补充养分。”

“神尊放心!我们都安排好!”木长老立刻应道,拿出木牌,开始记录各项任务,生怕遗漏。

选种结束后,张轩召集各长老,在石楼会客室讨论第二次大豆种植的规划,禾、阿瑶、鹿溪、青羽也参加了会议。

- 种植面积:从三亩扩大到三十五亩,选址在原种植区东边的空地(地势平坦,靠近水井,灌溉方便;之前清理过杂草,土壤疏松,适合大豆生长)。

- 翻地施肥:安排一百五十名青壮,用青铜锄和木犁翻地,每亩地撒五十斤腐熟的兽粪(风长老负责从驯养区收集,确保肥料充足),翻地后用木耙将土和肥料混合均匀,做成宽三尺、间距两尺的垄,方便播种和灌溉。

- 播种时间:三天后播种(此时正值初夏,气温适宜,雨水不多不少,适合大豆发芽;再晚播种,到秋收时可能遇到低温,影响产量)。

- 播种方法:采用“点播”,每垄上按一尺的间距挖一个小坑,每个坑里放三粒种子,盖上半寸厚的土,再撒一层草木灰(羽尾长老负责准备,每亩地撒十斤),防止虫咬和杂草生长。

- 灌溉管理:播种后,每天安排二十名妇女,用木桶从井里提水,沿着垄沟浇水,确保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大豆长到半尺高时,再浇一次水,同时施一次薄肥(用稀释的兽粪水,既不烧苗,又能补充养分)。

- 田间管理:安排十五名有种植经验的老族人,每天巡查大豆田,及时除草(用青铜锄轻轻铲除杂草,避免伤到大豆根系)、防治害虫(发现蚜虫等害虫,用草木灰和石灰粉混合撒在叶片上,既能防虫,又不影响大豆生长)。

会议结束后,各长老立刻行动:木长老去安排青壮翻地,风长老去收集兽粪,羽尾长老去准备草木灰,整个部落都为第二次大豆播种忙碌起来,充满了干劲和期待。

傍晚时分,张轩站在即将扩种的空地上,看着青壮们用青铜锄翻地,看着妇女们准备播种用的工具,禾、阿瑶、鹿溪、青羽站在他身边,脸上都带着温柔的笑容。

小主,

“神尊,你看这地,翻得多松,撒上肥料,种出来的大豆肯定壮实。”禾轻声说,眼里满是对丰收的期待。

阿瑶点头:“有了青铜工具,翻地比之前快多了,三十五亩地用不了五天就能翻完,肯定能按时播种。”

鹿溪则看着远处的水井:“靠近水井,浇水方便,再也不用担心旱季了,大豆肯定能长得好。”

青羽拉着张轩的衣角,小声说:“神尊,下次收获大豆的时候,我也要帮忙选种子,我肯定能挑出最好的种子!”

张轩笑着摸了摸青羽的头,转身对众人说到:“黄米这几天也该成熟了,到时候就全权交给你们了。多选些种子,以后联盟的主要食物来源都要依靠种植了。”

看着眼前忙碌的族人,看着金黄的夕阳洒在空地上,心里满是安稳。第一次收获近千斤大豆,是联盟部落农业发展的重要一步;制作天秤和杆秤,让部落有了精准的称重工具,管理更规范;扩大种植面积、选留良种,是为了未来更多的丰收。

夜色渐深,部落里的灯火渐渐亮起,青壮们还在翻地,妇女们在准备播种用的种子和工具,孩子们则在晒场边玩耍,谈论着下次丰收的场景。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夜晚,也是联盟部落迈向更富足未来的又一步——有了充足的粮食,有了先进的工具,有了团结的族人,联盟的明天,一定会像这成熟的大豆一样,金黄饱满,丰饶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