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灵同悲!天地泣血!
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悯与决绝,如同火山般在大禹胸中爆发。他治水,梳理河道,定鼎九州,所求为何?绝非仅仅人族之安泰,而是这方天地间,所有生灵得以遵循自然之道,和谐共生!水脉即血脉,地脉即命脉,万物皆在“道”中!如今这污秽之雨,欲灭绝万灵生机,便是对“道”最彻底的亵渎与反扑!
“取——九鼎!”大禹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如同洪钟大吕,穿透了震耳欲聋的暴雨轰鸣,清晰地响彻在每一位心神惶惶的臣属和战士耳中!
“九鼎?!”皋陶惊愕抬头,“司空,九鼎乃镇道神器,沉重无比,且分镇九州核心,如何……”
“九州即吾身,九鼎即吾念!”大禹断喝一声,周身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那并非攻击性的力量,而是一种浩瀚、包容、连接天地的意志!他双手虚抬,如同托起整个苍穹!
轰!轰!轰!轰!……
遥远的冀州龙门、兖州雷泽、青州海滨……九州九处地眼核心,九道比之前更加璀璨的青金色光柱再次冲天而起!光柱无视了空间的距离,瞬间跨越千山万水,如同九条光之巨龙,咆哮着汇聚于荆山之巅!
在无数道震撼到失语的目光中,那九道通天光柱于大禹头顶的苍穹之上,轰然交汇!光芒如同液态的太阳般流淌、融合,最终化作九尊顶天立地、巨大无朋的青铜巨鼎虚影!
鼎身之上,洛书河图纹路清晰流转,散发出涵盖八荒、抚慰万物的磅礴“秩序”之力!九鼎虚影并非静止,而是按照玄奥的轨迹缓缓旋转,形成一个笼罩整个荆山区域的巨大光之穹顶,暂时隔绝了那倾泻而下的污秽毒雨!
“还不够!”大禹目光如炬,穿透光罩,望向外面依旧在枯萎、在哀鸣的苍茫大地。他需要的不是隔绝,是滋养!是重生!
他一步踏出,身影竟在光芒中变得模糊,仿佛融入了那旋转的九鼎虚影。下一刻,光罩之外,暴雨肆虐的山林间,一个身披蓑衣、面容模糊的老者身影悄然出现。
他俯身,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只在泥水中瑟瑟发抖、翅膀被毒雨灼伤的幼鸟,用掌心温热的微光驱散它羽毛上的污秽与寒意。
同一时间,在另一处被洪水冲垮的兽穴旁,一个身形矫健、散发着野性气息的猎人身影显现。他敏捷地搬开断裂的巨木,将被困其中、奄奄一息的母豹和幼崽救出,将一团散发着暖意的光球送入母豹口中。
又一处,浑浊的溪流边,一个赤足的牧童身影蹲下,引导着惊慌失措的鹿群走向一处未被毒雨完全污染的高地,他口中发出安抚的哨音,竟与鹿鸣隐隐相合……
大禹的身影,在这一刻仿佛化作了万千,行走于暴雨滂沱的山川河谷之间。时而是白发老翁,时而是精壮猎人,时而是懵懂牧童,时而是矫健的雄鹿,时而是低飞的雨燕……他的形态在人与兽、与草木精魂之间流转不定,唯一不变的,是那双深邃眼眸中蕴含的、对天地间一切生灵的至深悲悯与守护之意!
“万灵同源,皆在道中!吾道,岂分人兽?”宏大而温和的声音,如同天地共鸣,在每一个濒临绝望的生灵心中响起。
最终,所有化身的力量与意念,重新汇聚于荆山之巅,那九尊旋转的青铜巨鼎虚影之下!大禹的本体,立于九鼎虚影环绕的中心。他双手结出一个古老而玄奥的法印,周身光芒与九鼎虚影交相辉映!
“引九天清露!”大禹清喝。
九鼎虚影猛地一震,鼎口向上喷薄出九道纯净至极的青色光柱,直刺入那翻滚的、污秽的墨云深处!光柱如同巨大的虹吸之管,强行从那充满毁灭意志的污秽云层中,剥离、抽取出一缕缕最为精纯、蕴含着生命本源气息的“先天水精”!丝丝缕缕,晶莹剔透,如同星辰碎屑,被九鼎之力牵引而下!
“聚八荒地华!”
大禹足踏大地。荆山之下,刚刚被秩序光网梳理过、尚存一丝生机的九州大地,仿佛感受到了召唤。无数点微弱的、代表着草木初生、虫豸复苏、地脉回暖的生机光点,如同萤火虫般从泥土中、从石缝里、从幸存植物的嫩芽尖上飘飞而起!它们穿越了污浊的雨水,无视了空间的阻隔,如同百川归海,浩浩荡荡地汇聚向荆山之巅,融入那九尊巨鼎虚影之中!
“燃——不灭道火!”
大禹双手法印一变,识海中的八卦图阵,“离”卦光芒大放!九鼎虚影内部,骤然升腾起纯净的、没有一丝杂色的白金色火焰!这火焰并非焚烧,而是蕴含着最纯粹生命能量的“造化之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