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家书勾起静水情

白衣盗 囹咙 1884 字 7天前

李致贤扫了一眼那雕刻精美的木盒,知道里面绝不可能只是“家乡特产”。他面色一肃,正色道:“周主事,这就不必了。本官为官,向来清廉自守,从不收受同僚馈赠。此例一开,日后难免瓜田李下,还望周主事体谅。”

他拒绝得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余地。

周明的脸色终于有些挂不住了,青红交加,勉强维持着笑容:“是是是,下官考虑不周,李大人清名,下官早有耳闻,佩服,佩服。”他又勉强坐了片刻,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闲话,便起身告辞,带着那份未被接受的“薄礼”,灰溜溜地走了。

送走周明,李致贤站在花厅门口,望着对方消失在照壁后的背影,眼神冰冷。张世荣的手段,一环扣着一环,打压、孤立、试探、拉拢、安插……无所不用其极。这更从反面印证了,茂儿爷一案,以及其背后可能牵扯的“清源”之举,真正触动了某些人的根本利益。

他回到书房,心情并未因成功打发走周明而轻松,反而更加沉重。对手的强大与无所顾忌,远超他的想象。他重新拿出黄惜才的信,又摸了摸怀中那冰冷的砖块。

来自静水的温情与提示,与京城冷酷的现实交织在一起。他仿佛站在一条细线上,一边是可能万劫不复的深渊,一边是渺茫却必须追寻的微光。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叩响,李安去而复返,脸上带着一丝更深的忧虑。

“老爷,刚收到消息……我们派去暗中查访‘老’、‘翁’字样地点的人……有一个,在西城旧城区,失联了。”

李致贤的心猛地一沉。

失联了?

李福那边才刚刚开始行动,就立刻出现了意外?是巧合,还是……他们的调查,从一开始就落在了别人的眼里?

静水家书带来的那点温情瞬间被现实的寒意驱散。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中,稍有异动,那网便会骤然收紧。

黄菡眼中“眼神亮亮”的“好爷爷”或许存在,但围绕其周围的,却是深不见底的黑暗与危险。下一步,该如何落子?那失联的探子,是生是死?他的调查,是否已经打草惊蛇?

李致贤凝视着窗外渐渐暗淡下来的天色,目光锐利如刀。夜幕,即将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