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带头的,其他几个妇女也纷纷开口劝说。舆论的压力让王老五脸上挂不住了,他悻悻地松开手,冲着孙桂芳吼了一句:
“还不滚回去!丢人现眼!”说完,自己先灰溜溜地钻回屋里去了。
孙桂芳吓得浑身发抖,还在不住地抽噎。
江德华扶住她,对赵大姐说:“大姐,麻烦你扶桂芳姐去俺那儿坐会儿,喝口水压压惊。”
“哎,好嘞!”赵大姐连忙过来,搀着孙桂芳往江德华屋里走。
围观的众人见没热闹可看,也渐渐散了。
屋里,江德华给孙桂芳倒了杯温水,又拧了把热毛巾让她擦脸。
孙桂芳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只是还在不住地道谢:“谢谢江组长……谢谢……要不是你……”
“没事了,桂芳姐。”江德华拍拍她的手,“以后他再动手,你别光忍着。往人多的地方跑,或者直接去找车间主任、找工会妇联!咱厂里现在不是旧社会,不兴打老婆这一套!”
她语气温和,孙桂芳听着,眼圈又红了,但这次不是害怕,而是感到了一丝依靠。
这件事很快就在宿舍区传开了。
版本变成了“江组长仗义执言,镇住了打老婆的浑人王老五”。女工们私下议论起来,都觉得解气,也对江德华更多了几分信赖感。
觉得她不只是技术好、手巧,关键时刻还真敢替女工们说话。
就连高主任后来听说了,也在车间里私下对江德华说:“老王那个混球是该有人治治他!你做得对!不过以后也得注意方式方法,别把自己折进去。”
江德华点头应下。她知道高主任是关心她。
经过这事,她在女工中的威信无形中又提高了一截。偶尔有女工遇到难事,比如家里婆婆刁难、或者和丈夫闹矛盾,也愿意悄悄找她说道说道,听听她的意见。
她总是能耐心倾听,给出一些务实又不过激的建议。逐渐成为女工们心中一个可以信赖和依靠的“自己人”。
秋风吹黄了杨树叶,也吹来了石小海小学毕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