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大爷家送了五个鸡蛋。”秦淮茹数了数一个小篮子里的鸡蛋,“用红纸染过的,图个吉利。”礼不算重,但也没失了礼数。
三大爷阎埠贵家的礼物就显出他算计的本色了——一本崭新的《新华字典》,还有两支带橡皮头的铅笔。
“三大爷说,给棒梗和小当学习用。”秦淮茹有些哭笑不得,这礼送得……倒是符合三大爷文化人的身份,也够长远。
傻柱的礼物最实在,用一个大海碗装着,上面扣着个盘子,打开一看,是油光红亮、颤巍巍的一大碗红烧肉,显然是昨天特意留出来的。
“柱子哥这……真是破费了。”
贾东旭闻着那诱人的肉香,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这份礼,在缺油少肉的年代,分量可不轻。
许大茂也随了礼,包了一块钱,用红纸封着,不算薄。
还有一些院里关系不错的邻居,有的送了几尺花布头,有的送了自己做的虎头鞋,有的包了一毛两毛的礼金。
最后清点的,是秦淮茹娘家带来的东西。
除了那些土特产,秦母还偷偷塞给秦淮茹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五块钱和一对小小的、有些发旧的银镯子。
“妈说,这镯子是她出嫁时姥姥给的,留给瑞雪戴,压压福。”秦淮茹摩挲着那对小小的银镯,眼圈有些发红。
零零总总算下来,礼金一共有八块多钱,加上各种实物,对于贾家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贾东旭把礼金和记录人情往来的小本子仔细收好,感慨道:“街坊邻居们,都不容易,这份情咱得记着。”
秦淮茹点点头,看着堆在眼前的这些东西,心里暖融融的:“是啊,等以后人家有事,咱们也得还礼。”
宁婉(贾张氏)这时才放下手里的活计,开口道:“人情往来,就是这样,有来有往。东西不分贵贱,重要的是那份心。把这些布头、鸡蛋都收好,该用的用,该存的存。”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傻柱那情意重,东旭你记着,以后有啥活儿需要搭把手的,主动点。大茂给的礼也不轻,以后也要好好处。”
“哎,妈,我明白。”贾东旭郑重地点头。
清点这些零零碎碎的物品和不多的礼金,小两口心里更踏实了。这是家有喜事、八方来贺,贾家可算是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