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书房共译,光影交错 he)

“爸,是不是累了?您休息一下吧,剩下的我自己再琢磨琢磨。”萧逐云关切地说。

萧惊弦缓缓睁开眼,摇了摇头,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暖意:“……无妨。动动脑子……挺好。”他看了一眼窗外依旧滂沱的雨势,轻声感叹,“……这样的雨夜……适合读书……译书……”

萧逐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起身为父亲的茶杯续上热水,也给自己倒了一杯。氤氲的热气在灯下袅袅升起。

“幸好有您在,”萧逐云捧着温暖的茶杯,由衷地说,“很多地方,我一个人真是钻牛角尖,您一点拨,就豁然开朗了。”

萧惊弦接过茶杯,暖意透过瓷壁传到掌心。他看着儿子,目光深邃:“……学问之道……贵在切磋……教学相长。你的有些想法……也很新颖……我亦有得。”

这不是客套话。萧逐云能感觉到,在刚才的讨论中,父亲并非单向的输出,他也在思考,在吸收,甚至从儿子一些带有新时代视角的理解中获得启发。这种平等的、双向的智力激荡,比单纯的教导更令人愉悦。

又工作了一会儿,萧惊弦的精力明显不济,呼吸变得有些绵长。萧逐云见状,便果断地保存文档,合上了电脑。

“爸,今天收获很大,就到这儿吧。您该休息了。”

萧惊弦这次没有反对,点了点头。他由着儿子收拾好书桌,扶他坐上轮椅。

萧逐云推着父亲,离开书桌那片温暖的光晕,走向卧室。经过书架时,他的目光扫过那一排排父亲珍藏的、陪伴了他大半生的书籍,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慨。这些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父亲精神的疆域。而今晚,他有幸踏入这片疆域,与父亲并肩探索,这是一种比血缘更深刻的精神联结与传承。

将父亲安顿睡下,为他掖好被角。柔和的床头灯光下,萧惊弦闭上眼睛,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平和的弧度。

“爸,晚安。”萧逐云轻声道。

“……晚安……你也早点睡。”萧惊弦极轻地回应。

萧逐云轻手轻脚地退出卧室,关上门。他回到书房,没有开大灯,只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城市模糊的灯光,看着那张安静的书桌。雨声似乎小了一些,变成了淅淅沥沥的余韵。

他走到书桌前,手指轻轻拂过父亲刚才用过的铅笔和放大镜,上面仿佛还残留着父亲的温度。今晚的时光,如同被这温暖的台灯光晕定格,充满了知识的芬芳、思想的碰撞和父子之间无声的深情。

艺术与学问,在这样的雨夜,通过最朴素的共译方式,悄然流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爱,则在每一个斟酌的字句里,在每一次默契的对视中,深沉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