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暗流与抉择

首次交锋,陈曦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清晰的逻辑,勉强稳住了阵脚。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暗流,不会因为一次会议而平息。

与此同时,巴黎的陈玥,在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和与汉斯先生反复沟通后,终于做出了决定。

她约见了李明山教授,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李教授,感谢国家和学校的信任与邀请。”陈玥的语气真诚而坚定,“我决定接受合作,将核心研发环节逐步转移至国内。但我有两个请求,或者说,是合作的前提。”

“请讲。”李教授认真地点头。

“第一,在国内的实验室,我必须拥有独立的研发主导权和团队人事权。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向,我需要有足够的话语权。”

“第二,”陈玥顿了顿,目光澄澈,“我希望合作是开放和透明的。技术的非敏感民用部分,我仍然保留与国际同行交流、以及在我的时尚领域继续探索的权利。我相信,真正的创新,需要在开放的环境中碰撞才能产生。”

她没有要求绝对的商业利益,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研发自主和学术开放上。这既是对自身创作自由的守护,也是对合作诚意的考验。

李教授听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陈玥女士,您的这两个‘请求’,恰恰说明了您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和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一个追逐利益的商人。请您放心,我们寻求的是共赢的合作,是激发创新的土壤,而不是束缚天才的牢笼。您提出的这两点,我可以代表学校,原则上完全同意。具体的细节,我们可以后续慢慢敲定。”

合作的基调,就此奠定。陈玥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她知道,选择回归祖国的科研体系,并非逃避,而是找到了一个更坚实、也更广阔的舞台。那些来自西方旧秩序的“软封杀”,在这一刻,似乎也不再那么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