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和守约则从希流那里获得了更生活化,却也更加佐证的细节。
“衫斯说他不用睡觉,闭着眼睛是在‘整理数据库’。”希流某天吃饭时随口说道。
“他说他‘看过’很多书,但不是用眼睛看的,是直接‘下载’的。”又一次,希流模仿着衫斯懒洋洋的语气。
“他说他有时候会觉得‘吵’,好像有很多人在他脑子里说话,所以要眯起眼睛‘过滤’一下。”
这些童言稚语,结合诸葛亮和韩信的发现,逐渐拼凑出一个令人心惊的假设。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诸葛亮设计了一个极其精妙的“测试”。他利用一次幼儿园开放日的机会,携带了一个经过伪装的、能够检测并分析特定频段微弱电磁信号和异常生物电活动的便携设备。当衫斯和希流一起在科学角操作一个简单的电路玩具时,设备捕捉到了从衫斯头部区域散发出的、极其微弱但规律奇特的生物电信号,其波动模式与常人专注思考时的脑电波截然不同,更接近于……某种数据处理时的信号特征。同时,设备还捕捉到一阵短暂的、指向不明的加密数据流波动,虽然无法破译内容,但足以证明有异常的信息传输发生。
所有的线索,最终汇聚成一个惊人且沉重的结论。
当晚,男团五人再次聚在客厅,气氛比上一次“家庭会议”要凝重得多。连玄策也被允许旁听,他听完所有的分析,惊得嘴巴都合不拢。
“所以……”李白艰难地开口,打破了沉默,“那小子……他脑子……被改造过?还是说他根本就是个……机器人?”他无法说出更可怕的猜测。
“更可能的情况是,”诸葛亮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他是在婴儿时期,大脑结构尚在发育的关键期,被植入了某种可以与外部庞大数据库直接链接,或者本身就被强制灌输了海量信息的‘接口’或‘芯片’。他不是机器人,他依然是人类,但他的认知方式和信息处理能力,被强行拔高和扭曲了。”
守约捂住了嘴,眼中满是震惊和心疼:“所以他知道那么多……不是因为聪明,而是因为他……无法选择地‘被’知道了?那些知识,就像强塞进他脑子里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以这么理解,”赵云沉声道,眉头紧锁,“他所谓的‘懒’,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用来应对海量信息输入带来的精神负荷。他眯着眼睛,可能是在视觉上减少信息摄入,或者是一种过滤无用信息的生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