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无声的宣战

临时工位被安排在总裁办公室外间的开放办公区一角,与其说是工位,不如说是一个透明的囚笼。前后左右都是忙碌的、身着职业装束的精英员工,敲击键盘的声音、压低嗓音的通话声、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嗡鸣,交织成一片高效而压抑的背景音。

没有人主动跟林薇打招呼,偶尔投来的目光也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疏离。显然,她乘坐总裁专属电梯上来,并由总裁助理亲自引领的消息,已经像病毒一样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传开。她被贴上了“关系户”、“特殊存在”的标签,被孤立在正常的社交圈之外。

这正是顾夜沉想要的效果。他将她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让她无所遁形。

林薇对此并不意外,甚至乐见其成。过多的社交反而会分散她的精力。她沉默地坐在电脑前,打开了那份《城东新区地块商业开发竞标分析报告》。

正如顾夜沉所言,这份报告初看之下,确实显得粗糙,数据陈旧,分析流于表面,逻辑链条脆弱。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商业分析师都能看出问题。但这真的是市场部的无能吗?

林薇唇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顾夜沉手下的团队,绝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这更像是一个精心伪装的诱饵,表面的漏洞是用来麻痹她的,真正的陷阱,必然隐藏在更深层的地方。

她深吸一口气,摒弃所有杂念,将心神彻底沉入到报告中。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这个世界公开的商业数据库、政策文件、城市规划图,开始交叉验证报告中的每一个数据,每一条结论。

时间在专注中飞速流逝。周围的同事陆续下班离开,办公区的灯光一盏盏熄灭,最后只剩下她头顶这一片惨白的光晕,将她孤独的身影笼罩其中。

她遇到了几个明显是人为设置的障碍——关键数据的来源被刻意模糊,引用的政策条款是过时的版本,竞争对手的分析明显低估了其实力。这些“漏洞”如此明显,仿佛在嘲笑她的智商,催促着她赶紧掉进坑里。

林薇小心翼翼地绕开了这些明面上的陷阱,她的目标不是修正这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而是找出顾夜沉真正想让她踩中的、那个足以让她万劫不复的深坑。

直到深夜,她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目光再次落到报告中对地块周边环境评估的一行小字上——“……区域内无重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拆迁阻力较小……”

真的没有吗?

她调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详细电子地图,将城东新区地块的坐标输入进去。屏幕上,代表着地块范围的蓝色区域清晰可见,而在其边缘,一个几乎被忽略的、极小的红色标记,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是一个未被列入常规保护名录,但在特定历史档案中有记载的、民国时期某着名学者的旧居遗址,虽然建筑本体已破败不堪,但其文化象征意义不容小觑。一旦启动大规模商业开发,这个遗址必然会被波及。

市场部的报告,刻意忽略甚至隐瞒了这一点。

如果她按照这份报告的基调,提出“无障碍快速开发”的建议,而顾夜沉在竞标成功后,利用这个“疏忽”大做文章,将破坏文化遗址的罪名扣在她头上……那么,她不仅会立刻失去工作,更可能身败名裂,甚至面临法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