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狠的计策。这不仅仅是要她滚蛋,是要彻底将她踩入泥泞,永无翻身之日。
林薇背后渗出一层冷汗。顾夜沉对她,是真的没有丝毫旧情,只有刻骨的恨意和毁灭欲。
她盯着屏幕上那个小小的红点,眼神逐渐变得锐利。既然找到了陷阱,那么下一步,就是如何在这个陷阱上,跳出属于自己的舞步。
她重新坐直身体,双手放在键盘上,开始撰写一份全新的分析报告。她没有直接指出原报告的“错误”,而是以极其严谨和客观的态度,重新梳理了所有数据,补充了最新的一手市场调研信息(她动用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符合“苏念”人脉范围的调查手段),对竞争对手进行了深入且真实的评估。
而在谈到地块环境和拆迁风险时,她用了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那个民国学者旧居的文化价值、潜在的社会影响,以及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的舆论风险和项目延期成本。她不仅指出了风险,还提供了几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原地保护性修缮并融入商业景观设计”,或者“与文化遗产部门合作,设立小型纪念场馆”,将潜在的危机转化为项目的文化亮点和社会责任担当。
这不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而是在顾夜沉的规则框架内,进行的一次正面反击。她向他展示的,不仅仅是能力,更是一种姿态——我看到了你的陷阱,并且,我能跨过去。
当她敲下最后一个字,保存好文档时,窗外已经露出了熹微的晨光。她连续工作了超过二十个小时,身体疲惫到了极点,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她将报告打印出来,装订好,放在了临时工位的桌面上最显眼的位置。然后,她关闭电脑,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她站起身的瞬间,眼角的余光瞥见了办公室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正对着她工位的烟雾报警器。那黑色的探头深处,似乎有一抹极其微弱的、不同于指示灯的红色光点,一闪而逝。
监控。而且是隐藏的、更高权限的监控。
顾夜沉一直在看着她。看着她熬夜,看着她查资料,看着她苦苦思索,或许,也看着她最终找到了那个陷阱。
林薇的脚步顿了一顿。她没有抬头去看那个探头,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她只是像所有加完班疲惫不堪的员工一样,揉了揉酸痛的脖颈,拎起包,步履略显蹒跚地朝着电梯口走去。
然而,在走进电梯,转身面对即将关闭的电梯门时,她仿佛无意般地抬起眼,视线精准地、短暂地掠过那个隐藏探头的方向。
电梯门缓缓合拢,在金属门缝即将完全隔绝内外空间的那一刹那,她对着那片冰冷的、监视着她的黑暗,唇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无声地做出了三个字的口型。
那不是求饶,不是愤怒,更不是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