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百炼成钢!磁力之锤

岩洞前的空地上,那块暗灰色、布满蜂窝状孔洞和杂质的海绵铁,在晨光中静默着,触手冰凉而粗糙。林凡蹲在一旁,指尖拂过其凹凸不平的表面,神情专注而严肃。成功炼出铁水的狂喜已然沉淀,取而代之的,是工科生面对半成品时那种固有的、近乎苛刻的审视。

这海绵铁,是希望的证明,却远非终点。它质地疏松,含杂量高,脆而无力。若直接锻打,极易碎裂,绝无可能成为想象中的神兵利刃。它需要蜕变,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考验,去除芜杂,凝聚精华,方能成为坚韧无比的钢材。

传统的“百炼钢”工艺,需要铁匠不眠不休地反复加热、折叠、锻打,耗时耗力,对技巧和经验要求极高。但林凡眼中闪烁的,却是跃跃欲试的光芒。他拥有的,是超越凡俗的力量——磁力!他为何要拘泥于传统的铁锤和铁砧?

一个大胆的构思在他脑中成型:以磁力为臂,以天地为砧,行那千锤百炼之事!

他要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锻造方式——磁力场锻打法!不是操控实体锤,而是将磁力本身化为无形却无处不在的重锤,对金属内部结构进行最直接、最彻底的锤炼!

“杂质并非均匀分布在表面,更深藏于内部。普通的锻打,力有未逮。而我的磁力……却能穿透表象,直击核心!”林凡喃喃自语,拿起那块海绵铁,走向已经熄灭但仍有余温的炼铁炉。他需要先将其加热,恢复到可塑的状态。

炉火再次被点燃,这次不是为了熔炼,而是为了锻造。林凡将海绵铁块用耐火陶钳夹着,送入炉膛的余烬中,小心控制着距离,让其均匀受热。他没有使用磁力鼓风,只需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适合锻打的暗红色温度(约七八百度)。

等待加热的时间里,他清理出一片平坦坚实的石板作为“锻打台”,并准备好了清水(用于淬火)和一小罐收集来的动物油脂(用于回火润滑)。

很快,海绵铁在炉火中逐渐变得暗红,进而转为鲜艳的橙红色,内部杂质在高温下微微沸腾,仿佛在发出无声的呻吟。

时机已到!林凡用陶钳将炽热的铁块夹出,稳稳地放在石板上。热浪扑面,铁块散发着诱人而又危险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退开几步,双目微闭,将全部精神集中起来。磁力感知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瞬间笼罩了那块橙红的铁块。在他的“视野”中,铁块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化为了由无数微小磁畴和杂质颗粒构成的、不断热运动的复杂结构图。

“第一步,震荡松散,瓦解固有结构!”

林凡意念一动,强大的磁力场并非从外部挤压,而是如同超声波般,从铁块内部每一个角落同时爆发!这是一种高频、低振幅的微观震荡!磁力线以特定的频率剧烈抖动,穿透金属晶格,作用于每一个原子、每一个杂质界面!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