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块表面肉眼不可见地泛起细微的涟漪,内部发出密集如雨打芭蕉般的“沙沙”声。这是微观结构在磁力震荡下开始松解,脆弱的杂质界面被震裂,氧化物夹杂开始剥离!高温下的金属塑性大增,为这内部“按摩”提供了绝佳条件。
第二步,无形重锤,精准锻打!
初步震荡松散后,林凡改变了策略。磁力场瞬间由弥散的高频震荡,转化为凝聚的、定向的冲击波!
他想象着无数柄无形的、完全由磁力构成的重锤,这些锤子并非胡乱敲打,而是根据他感知到的内部结构,进行着极其精准的“手术”!
针对大块 slag(硅酸盐杂质)聚集区: 磁力锤化作沉重的“破城槌”,集中一点,猛烈冲击!嘭!一声沉闷的异响,一块隐藏在铁块中心的较大杂质被硬生生震碎、挤压向边缘!
针对晶界处的碳化物和磷硫杂质: 磁力锤变得小而密集,如同疾风骤雨,进行着“点穴”式的打击,将这些削弱金属韧性的“害群之马”从晶格间驱逐、粉碎!
针对整体结构: 磁力场时而如滔滔巨浪,对整个铁块进行均匀的“碾压”,促进晶粒细化;时而如灵巧的手指,对其进行“折叠”和“揉捏”,虽然无形,却仿佛在重复着千锤百炼的折叠锻打工艺,使材质更加均匀致密!
林凡额头青筋凸起,汗如雨下。这种微观层面的精准操控,对精神力的消耗远超之前任何一次!他必须时刻维持着对铁块内部结构的极致感知,并同步控制磁力进行最恰当的“手术”,不能有丝毫差错。力度轻了,杂质不去;力度重了,可能直接将热态的铁块震裂!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但眼神却锐利如鹰,紧紧“锁定”着那块在石板上不断发出嗡鸣、表面颜色微微起伏变化的铁块。
第三步,延展与塑形。
在持续的内部锻打下,铁块开始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体积微微缩小,变得更加致密。表面的蜂窝状孔洞在高温和压力下逐渐弥合,一些被挤压到表面的杂质变成黑灰色的碎屑,从铁块上剥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凡开始加入新的意念:延展。磁力场不再仅仅是冲击,更带上了拉伸的力量,引导着铁块内的晶粒沿着一个主要方向流动、拉长。铁块开始慢慢变形,从一块不规则的海绵状物,向着一个更加密实、具有一定形状的坯料转变。